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共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話傳說中炎帝的後裔。相傳與顓頊爭天子失敗,怒觸不周山而導致天柱折,地維絕。見漢.王充《論衡.談天》。又相傳共工為水神。《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也稱為「康回」。
趙孟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趙孟頫(西元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諡文敏,與畫家錢選等,並稱"吳興八俊"。是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後裔。四世祖名伯圭,是南宋孝宗的哥哥,賜宅於湖州,此後,他們這支子孫變成湖州人。宋亡,他曾經歸隱,後來於元世祖至祖二十四年奉詔入朝,擔任奉訓大夫兵部郎中,歷官翰林學士奉旨,榮祿大夫。死後追封魏國公。 書法高手南宋滅亡後,回鄉閒居十年,苦讀經史,勤習書畫,常與錢選研究書畫之道,得益匪淺。趙孟頫在藝術方面不論書、畫都以復古為開新的,他在宋人強調個人主義抒情之後,力求恢復晉、唐的筆法,不但復古,而且開新,...
亮節高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紹膺:繼承。膺,音|ㄥ。 (4) 祉:音ㄓˇ,幸福。 (5) 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恪,音ㄎㄜ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姓。如上古時代顓頊的後裔,周時封於邾,後皆以國為氏。
軒轅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曆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親自栽桑養蠶,教民紡織,人稱她為「先蠶」。次妃為方雷氏,名女節。又次妃為彤魚氏。最次妃名嫫母,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的敬重。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頭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
後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後裔、子孫。《文選.揚雄.長楊賦》:「又恐後代迷於一時之事,常以此為國家之大務,淫荒田獵,陵夷而不禦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燒香祈禱,不論男女,求生一個,以續後代。」
貞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紹膺:繼承。膺,音|ㄥ。 (4) 祉:音ㄓˇ,幸福。 (5) 三恪:周武王克殷,封前三朝的後裔以王侯名號,稱為「三恪」。一說封虞、夏、殷之後於陳、杞、宋。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於薊、祝、陳。恪,音ㄎㄜˋ,恭敬。 (6) 侯服: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
始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後裔、後人
黃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帝王軒轅氏的稱號。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建國於有熊,也稱為「有熊氏」。時蚩尤暴虐無道,兼併諸侯,黃帝與其戰於涿鹿,擒而誅之,諸侯尊為天子,以取代神農氏,成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稱為「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曆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射影含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2) 漢光武中平中:光武,指東漢光武帝劉秀(西元前6∼西元57),字文叔,蔡陽人,西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諡號光武。漢光武帝並無中平年號,故「中平」應為「中元」之誤;又,「中平」為漢靈帝年號,因此也有可能光武帝為靈帝之誤。 (3) 蜮:音ㄩˋ。傳說中一種會害人的水中毒蟲,形狀似鱉,有三隻腳,有翅膀,能飛,看到人就用口中所含的沙粒加以襲擊,被射中的人會生病。蜮有許多別名,如「短狐」、「射工」、「射影」、「祝影蟲」、「拘槍」、「水狐」或「水弩」等。 (4) 筋急:抽筋。 (5) 劇者:病情較嚴重的人。〔參考資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