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4.19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訊息處理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蓋聶(Gagne,1985)的教學事件(instructional events)設計提供了理論參照架構;更在教育心理學研究發展方面,衍生了「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學習理論。綜而言之,認知學習論在基本理念上,是以人「如何求知」的觀點為立論基礎,所以主張先了解人怎樣獲得知識(how to acquire knowledge),然後再藉之訂定教人學習知識的策略。儘管發現學習論、意義學習論及訊息處理論所應用的教學策略和方哈雖有不同,但在教學主張與建議方面卻有幾個基本共同點:(1)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學習的主...
統整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找尋有意願、有熱忱且有理想與抱負之教師與相關人士組成一個團隊,負責課程的發展。確定課程目標在建構課程架構之前,需先建立課程的目標,這目標包含社區人士、學校教職員工及學生等的期待。選擇引導教學的主要概念。確認所要教授的技巧及策略在跨課程教學中,技巧及策略成為發展學生能力的重要工具。確認合適資源的範圍為了提升課程計畫效能,將教學計畫組織成單元網絡是十分有助益的,在織網的過程中,課程聯結是事先決定好的且各種教材及脈絡化的活動是先確定的。要求學區或學校專家及圖書館資源的幫助,可以減緩教師得是每個主題「專家」的壓力。發展流程選擇時...
體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作品的布局、架構。《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延年之體裁明密,並方軌前秀,垂範後昆。」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但使不失體裁,辭意可觀,便稱才士。」
艾德華個人偏好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從中挑選出一項最符合自己當下感受或情形的句子。而此量表最大特點為,採自比分數,也就是自比分數的參考架構是個人而非樣本,因此,每一種需求的相對優勢與弱勢是和自己的不同需求進行比較,而不是和他人的其他需求比較。15種需求包括(黃堅厚1967):1.成就(achievement,Act):盡個人努力,以求取成功,完成又意義的工作,或解決有困難的問題之傾向。2.順從(deference,Def):接受別人的建議或指示,按照規定或習俗行事的傾向。3.秩序(order,Ord):注意整齊清潔、凡是都先有所計畫,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
女性主義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理論架構3 治療原則4 技術與策略5 貢獻6 限制與批評7 關鍵字8 參考資料 定義女性主義治療將性別和權力視為治療歷程的核心,認為在了解一個人前必須考慮到社會、文化與政治脈絡對個案問題所產生的影響。主要核心概念:了解並體認女性生理上受壓迫、社會政治上受束縛、導致女性受貶抑的處境,因此大部分接受諮商的當事人都為女性居多。(註1) 理論架構1.無性別理論:以社會化過程來解釋性別行為之間的差異,而不是以生理上的本質來解釋。2.適應性多元...
講述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濟:不用花錢預備輔助教材。3.省時:時間掌控較強。4.自主性高:教師可自行調配時間。5.系統化教學:架構清楚。6.控制性強:較易控制上課秩序。 適用情境1.引起學習動機2.介紹單元內容3.說明解釋疑惑4.歸納整理教材5.提供補充教材6.進行大班教學7.教導系統知識 技巧成功的講述技巧包括以下幾項(方郁琳,1997;叢立新等譯,2007;蘇照雅等譯,2006):1.講述時間不宜過長,對中小學生而言,長度以十分鐘左右最佳,不宜超過二十分鐘。2.充分準備:選擇教學目標與內容、了解學生先備知識、選擇適合有效的前導組織、計畫好時間...
家庭星座(family_constell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響其人格發展,以及在社會中的互動方式。孩子是在家庭經驗中,逐步發展出覺知、解釋、評估外在世界的參考架構,了解孩子的家庭經驗,可以幫助了解孩子的目標和想法。家庭星座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是動力性的,孩子和家人之間是互相影響彼此的行為和反應,家庭環境也會隨著時間和事件有所變化,例如家庭經濟改變、搬家、父母離婚、其他的孩子出生。因為家庭星座是動力性的,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孩子所處的家庭氣氛也會不同。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對自己在家庭星座中的位置感受是主觀的,端看孩子自身對經驗的解釋。有些孩子的感受是愉快的,有些則否,這些主觀的印...
基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荔枝,這可能是因為我們藉由吸允,抓取,拋擲等方式來確定他與正確實體的關聯,這些人類吸收知識的基本架構,類似於核對內心中的答案,或是處理未知事物的方式我們稱其為基模。 成人與幼兒的基模成人與幼兒其實都具有基模,然而他們的差別在哪裡呢?在於成人的基模已經發展得完全,而幼童還在最初的階段,因此嬰兒需要花上較多的時間,去了解一個物體為何物,而成人的認知發展階段已達到一定水準,因此反應較為快速。 基模的別稱基模一詞也稱認知基模(cognitive schema),有時人們也會在解讀數學或是文字的時候,運用其符號基模等等,因此在...
前導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研究報告3 總結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David Ausubel(1963)發展一種稱為前導組織(或譯前導組織)的方法,其目的在將學生引導至即將要學習的教材,並幫助他回憶相關訊息,以便納入新訊息。前導組織是針對即將學習的材料所做的初步陳述,以便為新訊息提供一個架構,並使新訊息能與學生已有的訊息產生開聯,例如,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讓大學生閱讀一段有關佛教的文章,在閱讀該文章之前,研究者給予部分大學生前導組織,其內容為佛教和基督教之比較。其他學生則閱讀無關的文章。研究結果發現,有前導組體的學生對教材內容...
學習條件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上的應用蓋聶的學習條件論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累進學習的觀念,並提出了一個由簡單到複雜之教學設計參照架構,其中學習階層的概念已成為各學科領域課程發展的考慮要素。從學習條件論可看出,蓋聶把教學界定為一組經過設計以支持內在學習歷程的外在事件,並不強調給予學生太多自我學習的機會,相反地,主張教師應扮演積極的教學角色,充分安排、指導學生「學些什麼」及「如何學」。認為教師在教學方面有三項任務:1.在教學之前,必須將學習條件和活動目標加以計畫;2.對學習本身和學習情境加以管理和經營,包括引起動機、引導學習及評量學習結果;3.為學習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