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字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晉王羲之有〈千字文帖〉,後代書法家如隋釋智永、唐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均有臨本,其中以釋智永的臨池功夫最深,溫厚古雅,別具面目;而釋懷素所書小草〈千字文〉,藏奇崛於平正之內,為唐代中葉今草的代表作。
張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字伯高,唐代吳(今江蘇蘇州)人,為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最為知名,有「草聖」之稱。其書法逸勢奇狀,連綿迴繞,具創新風格。與李白歌詩、裴旻劍舞並稱三絕。相傳他往往大醉後呼喊狂走,揮灑落筆,有時更脫帽散髮於王公酒筵間,即席題壁,「揮毫落紙如雲煙」(杜甫〈飲中八仙歌〉),故世稱為「張顛」、「書顛」。
劉伯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浙行省都事等職。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請至應天(今南京),任謀臣。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兵法家。劉基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採納。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勢力。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參與制定朱元璋的滅元方略,並得以實現。共參與軍機八年,籌劃全局,朱元璋贊其有定策之功,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後遭胡惟庸誣陷,憂憤成疾,於洪武八年卒於故里,享年65歲。 著作劉基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在政治、軍事、天文、地理、文學等方...
褚遂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96~658)字登善,唐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初唐書法家。博涉文史,工楷、隸,書學鍾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勁之體。太宗時歷官諫議大夫兼起居注,後與長孫無忌同受顧命。高宗即位,遷尚書左僕射,封河南郡公,帝將廢后立武則天,遂良力諫不納,乞歸田里。累貶愛州刺史,憂憤而卒。
老馬識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世稱為「管子」。(2) 隰朋:生卒不詳,齊國大夫,曾助管仲佐桓公完成霸業。諡成子。隰,音ㄒ|ˊ。(3) 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4) 孤竹:春秋時國名,在今河北省盧龍縣至熱河省朝陽縣一帶。(5) 反:通「返」,回來。
公正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公無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公無私」原作「至公無私」。管子,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為法家始祖。《管子.形勢解》中提到,風、雨對人都是一視同仁,不會因為貴賤美惡,而有大小強弱的分別,所以說風雨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特定的喜好,因此是「至公無私」的。後來「大公無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秉公處理,毫無偏私。出現「大公無私」的書證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這種賭法,倒是大公無私,不能作弊的。」
刪蕪就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掉繁雜部分,使其簡明。元.楊載《詩法家數》:「絕句之法,要婉曲回環,刪蕪就簡,句絕而意不絕;多以第三句為主,而第四句發之。」也作「刪繁就簡」、「芟繁就簡」。
一筆三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年不敢來見。宋翼在家潛心研究鍾繇所寫的《筆勢論》,頗有心得,經過數十年的苦學,終於成為晉代有名的書法家。「一波三折」這句成語,就從王羲文中「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筆勢的曲折多姿,後則多借以譬喻聲音、文章的跌宕起伏多變,或比方事情進行的曲折不順。
刊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紙、刊物上標明名稱、期數等項目的位置。[例]這本雜誌特邀某位名書法家在其刊頭處題字。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書法家和社會運動家。同時也是甲骨學四堂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文聯主席、中國科大第一任校長等職。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3.1 新詩3.2 散文3.3 小說3.4 自傳3.5 戲劇3.6 史學、考古3.7 翻譯3.8 書法4 其他4.1 歷史劇4.2 女神5 參考資料6 外部連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