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委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治機關或團體中,接受法定委託,擔任特定事務的人員。如立法委員、監察委員、招生委員。
幫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香港地區俗稱負責監察職責的督察。[例]這是我們局裡的女幫辦,非常能幹。
司法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執行法律、解釋法律及決定某種行為是否合法之權,為中央政府五種治權之一。在國父所倡的五權憲法中,司法權與行政、立法、考試、監察四權並立,由司法院及各級法院掌理。
一丁不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宋廢。 (2) 韋雍:唐朝人,生卒年不詳。曾為太子賓客。張弘靖為幽州節度使時,其為觀察判官,攝監察御史。主政其間,與張弘靖多改習俗,引起當地居民不滿,憤而起亂,遭叛民捕殺。 (3) 張宗厚: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為張弘靖任幽州節度使之從官,與韋雍等俱遭叛民殺害。 (4) 呵叱:大聲責罵。叱,音ㄔˋ。 (5) 薊:地名。唐玄宗開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漁陽,約當今河北省薊縣。 (6) 石:音ㄉㄢˋ,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新唐書.卷一二七.張嘉貞列傳》
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期,擁有九十多年悠久歷史。在歷任校長及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為國家培育出無數的優秀人才。傑出校友諸如監察院王建煊院長、天下遠見集團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寶來金融集團創辦人白文正董事長、六福集團創辦人莊福董事長、永光化學集團創辦人陳定川董事長、和成衛浴創辦人邱俊榮董事長與忠泰建設集團李忠義董事長等,對金融與商業、文化、社會政治等各個領域貢獻卓著;學校校友熱心奉獻在校生清寒助學金、獎學金、圖書捐贈、演講、校園建設與企業海內外實習機會。 辦學特色教學與實務結合:本校設有多種實驗室,整合校內師資與企業資源,導入產業專題實務研究與教學...
黃梁一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6>;應制7>,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8>,知制誥9>。三載,出典同州10>,遷陝牧。……出入中外11>,徊翔臺閣12>,五十餘年,崇盛赫奕13>。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14>,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15>、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16>,不許。……是夕,薨17>。盧生欠伸18>而悟,見其身方偃19>於邸舍20>,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故21>。生蹶然22>而興,曰:「豈其夢寐也?」翁謂生曰:「人生之適,亦如是矣。」 〔注解〕 (1) 黍:植物名,即今俗稱之黃米。一年生草...
夢覺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6>;應制7>,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8>,知制誥9>。三載,出典同州10>,遷陝牧。……出入中外11>,徊翔臺閣12>,五十餘年,崇盛赫奕13>。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14>,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15>、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16>,不許。……是夕,薨17>。盧生欠伸18>而悟,見其身方偃19>於邸舍20>,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故21>。生蹶然22>而興,曰:「豈其夢寐也?」翁謂生曰:「人生之適,亦如是矣。」 〔注解〕 (1) 黍:植物名,即今俗稱之黃米。一年生草...
洗手奉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廉潔無私,忠於職守。唐.韓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薦公為監察御史,主餽給渭橋以東軍,洗手奉職,不以一錢假人。」
左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秦置尚書丞,漢代沿置。至東漢時,分置左右丞,主持尚書臺,監察百官。唐時於尚書省僕射之下設左右丞,左丞總領吏、戶、禮三部的事務,右丞總領兵、刑、工三部事務。六朝沿之。元時將尚書省併入中書,設中書省左右丞,至明廢之。清末各部置左右丞,位次侍郎。民國初年政事堂亦設左右丞,輔佐國務卿。
過橋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過河拆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元史.卷一四二.徹里帖木兒列傳》載:元順帝時,徹里帖木兒廢除科舉制度,監察御史呂思誠反對,並加以彈劾,但順帝仍採納廢科舉之議。而參政許有壬也表示強烈反對且據以力爭。許有壬當初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後來升為參政。但他不但反對無效,元順帝還故意讓許有壬在詔令頒布時,跪在文武百官的最前面來折辱他。許有壬怕不聽命會遭來禍患,只好勉強贊成廢科舉。治書侍御史普化看到就譏諷許有壬說:「你是通過科舉考試的人,現在要廢除科舉制度,你又跪在第一個,真是過河拆橋啊!」許有壬聽了覺得很丟臉,就稱病不出門。後來「過河拆橋」用來比喻不念舊情,忘恩負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