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乾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燥易燃的木材。《三國演義》第二九回:「黃蓋已自準備火船二十隻,船頭密布大釘,船內裝載蘆葦乾柴,灌以魚油,上鋪硫黃、燄引火之物。」
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濃酸與濃鹽酸以一比三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溶液。具有強烈的腐蝕性,能溶解金、鉑等尋常酸類所不能溶解的金屬。
黃色炸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烈性炸藥。直接由酸和硫酸的混和物與甲苯起化製成,為黃色菱形晶體。比重一點六五四,熔點為攝氏八十點五度。不溶於水,但溶於乙醚、酒精、甲苯和丙酮。化學穩定性高,不與金屬作用,若劇烈震動或加熱至攝氏二百四十度會引起爆炸,是最常見的軍用炸藥之一。也稱為「梯恩梯」。
氧化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式CuO,由鹼式碳酸銅或酸銅燃燒製得的黑色粉末。不溶於水,而溶於酸。與碳或氫氣共熱後,被還原為金屬銅,故可當成氧化劑。亦可用作玻璃和瓷器的著色劑、油類的脫硫劑、有機合成的催化劑。
氨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子式NH3。一種無機化合物,是氫氣與氮氣化合而成,為無色而有臭味的氣體。常溫加壓即成液態氨,除去壓力後又會還原回氣體,曾作為製造乾冰的冷卻劑,此外還能用於製造酸、氮肥及炸藥等。俗稱為「阿摩尼亞」。
黑色火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最早的火藥。由石、硫黃、木炭等粉末依適當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時煙霧很大,常用於採礦業及爆竹工業。西元十世紀時唐朝時,中國用來製作焰火。迄至十九世紀中葉發明化甘油和酸纖維以前,一直是唯一的炸藥材料。
八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煉丹所用的朱砂、雄黃、雲母、空青、硫黃、戎鹽、石、雌黃八種礦石。《抱朴子.內篇.論仙》:「長齋久潔,躬親爐火,夙興夜寐,以飛八石哉?」
紗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用於煤氣燈或揮發油燈上的罩子。用亞麻等纖維編成網狀,浸於酸釷、酸鍶濃液中製成,遇熱即發強光。由奧人Auer發明。
無煙火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棉花等植物纖維浸於高濃度酸中製成的火藥。其效力比尋常火藥大數倍,且不發煙。也稱為「棉花火藥」。
強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在水溶液中幾乎能完全解離的酸。其溶於水時產生大量的氫離子。如硫酸、酸、鹽酸、氫溴酸、氫碘酸、過氯酸等。俗稱為「鏹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