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1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機化合物,是氫氣與氮氣化合而成,為無色而有臭味的氣體。常溫加壓即成液態氨,除去壓力後又會還原回氣體。可作為製造乾冰的冷卻劑,此外還能用於製造酸、氮肥及炸藥等。俗稱為「阿摩尼亞」。參見「氨氣」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hallium,Tl)化學元素。原子序81。金屬元素之一。不溶於水,可溶於酸和硫酸。鉈化合物有毒。可用為光電管、溫度計及光學玻璃的原料。天然的鉈以微量存於鐵、鋅等硫化物礦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ellurium,Te)化學元素。原子序52。類金屬元素之一。不易傳熱但可導電,具金屬性質。溶於濃硫酸、酸、氫氧化鉀及氰化鉀等溶液,但不溶於水。為銀白色柱狀的結晶體,質脆,具金屬光澤,或為灰棕色的粉末。以二氧化硫還原其氧化物可得碲。金屬和合金中加少量碲,可改進機械性能及增強硬度。鉛含少量的碲,可製電纜及化工設備的保護層。碲和若干碲化合物則可為半導體材料。
鏡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光滑的平面,能照見形象的器具。古代用銅合金鑄成的厚圓片磨成,現在用平面玻璃背面鍍酸銀、水銀或鍍鋁做成。[例]他一不小心把那面鏡子打破了。 △鏡兒
酸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燃燒煤、石油的火力發電廠、煉油廠、汽車所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經由風力進入大氣中,和水蒸氣起化學反應形成硫酸和酸,以雨、雹方式降下便形成酸雨。酸雨會危害健康、汙染湖泊、侵蝕土壤及腐蝕建築物等。常見於高度工業化國家。
漢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囚犯至咸陽修驪山陵墓,但一路上犯人逃去大半,劉邦索性釋放了餘下犯人,並帶領其中十餘人一起造反,逃入芒山中之間(這也是秦法苛重,逼人造反的一個例子),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奇事,據說劉邦喝醉酒後斬了一條擋道的大蛇,後來有個老婦人在當地哭泣,說她兒子乃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斬了。此事雖不可信,但代表了秦朝行將被漢朝所取代的象徵意義,歷來被廣為傳播。對於劉邦為何能得天下,在當時和後世都引起了很多探討,能用人、善於用人無疑是一大關鍵。韓信、陳平、彭越等人才原來都是項羽的手下,後來都為劉邦所用。劉邦不但靠這一點成功打天下,也靠這一...
炸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物製成的猛烈火藥。受熱或撞擊後能快速分解成大量氣體,產生壓力引發爆炸,足以毀壞鋼鐵、障礙物等。可用來開鑿山洞及裝填炸彈、炮彈、地雷、水雷等。[例]開鑿隧道往往需要利用炸藥才能鑿破堅硬的岩石。
雷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氰酸汞。一種灰色的結晶粉末,比重四點四二,在酸中由乙醇和汞煉成。可溶於乙醇、氨水及熱水,受熱或重擊則起激烈爆炸。常用來製作雷管及起爆劑。也稱為「雷酸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滲、過濾。《周禮.冬官考工記.&91dd._104_0.gif;氏》:「清其灰而盝之,而揮之。」明.方以智《物理小識.卷七.金石類》:「日月蒸入,盝之澄之,重者在下,鉛煎之,白金出矣。」
賽璐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塑膠。為英語celluloid 的音譯。由酸纖維素、樟腦和酒精在高壓下加熱製成。最初在西元一八六九年由美國人喜亞特(J.W.Hyatt)所發明。性堅硬而富彈性,磨製後光潔美觀,加熱軟化後可製造玩具、梳妝用具和裝飾品等。但容易引起燃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