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8.05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摘星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殷代故事戲。敘周武王伐紂,紂兵累敗,殷破敗往周營乞和,不成,因罵姜尚,為眾將所斬,其子亦敗亡。周兵攻城,姜尚並數紂王十大罪。紂王見大勢已去,乃坐摘星樓自焚而死。殷代故事戲多從封神演義改編而來。川劇、同州梆子、漢劇都有此劇目。
水深火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4) 萬乘之國:大國。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馬一車的總稱。 (5) 簞食壺漿:以簞盛食,以壺盛漿來迎王師。此指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見「簞食壺漿」。 (6) 運:奔逃。
否極泰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斷地壯大國勢,終於滅吳,報仇雪恥。後來「否極...
武偃文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偃武修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姬發出兵反抗暴政,終於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戰爭結束,生活恢復平和,於是周武王下令停止軍備,提倡文教。放回戰時軍用的牛、馬,用以表示天下太平,不再徵用牛馬。「偃武修文」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語,就用來指偃息武備,提倡文教。
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暴殄天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朝末年,紂王帝辛對內統治手段殘暴,對外連年征戰用兵,導致商朝政治腐敗、社會動蕩。而當時商的西方屬國周,在位者為武王姬發,他任用賢士呂尚、周公等,國勢非常強盛,於是起兵伐紂。《書經.武成》篇記載了武王在征討商紂前,祭告天地的一段話,他說:「我周王姬發將征伐商,因為今日的商君紂暴虐無道,任意蹧蹋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殘害苛虐百姓。不但使自己成為逃亡罪犯的頭領,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窟。我獲得了志士仁人的協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禍亂。」最後商周決戰於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書經》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紂王任意糟蹋自然界...
背水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陣,簡直是自廢兵力。』但想當初武王伐紂時,就是背著濟水、面對牧野山坡列陣,以二萬多人的兵力,去迎戰紂王的數十萬大軍,那紂王不是得了《天官》書中的陣式之利,必勝無疑嗎?但是後來武王仍然打贏這場仗,滅了商朝。所以能百戰百勝並不在於選對良辰吉日,而完全是人的努力。」這裡提到了「背水陳」,也就是「背水布陣」的意思,可能就是後來「背水一戰」這句成語的出處,用來比喻抱著必死的決心,奮戰取勝。
罪惡貫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惡貫滿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尚書》之名原意為上古之書,屬於泛稱,後來才成專名。「尚書」一名的原意,即指古代的公文。〈泰誓〉這一篇是周武王起兵討伐商紂王時,大會諸侯於孟津,對將士們的誓師的宣言。商朝末年,商紂王暴虐無道,百姓生活痛苦,諸侯也懷有異心。當時有一個叫姬昌的諸侯(即後來的周文王),在他的封地上施行仁政,廣得民心和諸侯的支持。姬昌死後,其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便率領諸侯起兵伐紂。軍隊在孟津渡過黃河,準備進發商都朝歌。此時周武王聚集軍隊,發表誓師宣言說:「商朝的罪惡就像用繩子貫穿錢幣,已經完全穿滿了!現在不是我要去討伐商朝,而是天命要我去做,我如果不遵守天命,那我就有大...
安陽殷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為傷亡潮後騎的都市文明見證,面積約為三十平方公里左右,約莫在西元前十四世紀盤庚遷都於此處,截至商紂王亡國共傳八代,歷經十二王,而周朝滅殷厚層風紂王之子武庚於此地,然,而後武庚因叛亂而被殺,殷墟多毀於戰火之中,之後殷民遷離此處,則此地漸漸變為廢墟。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商朝以殷為其都長達兩百五十四年之久,截至目前為止已發現五十座基址,其宮廷建築龐大且宏偉,其中不乏有商王處理政務之地、休息之場所、商人寢宮、接待他坊首領使者、饗宴群臣之地等。殷墟之於歷史研...
惡盈釁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惡貫滿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尚書》之名原意為上古之書,屬於泛稱,後來才成專名。「尚書」一名的原意,即指古代的公文。〈泰誓〉這一篇是周武王起兵討伐商紂王時,大會諸侯於孟津,對將士們的誓師的宣言。商朝末年,商紂王暴虐無道,百姓生活痛苦,諸侯也懷有異心。當時有一個叫姬昌的諸侯(即後來的周文王),在他的封地上施行仁政,廣得民心和諸侯的支持。姬昌死後,其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便率領諸侯起兵伐紂。軍隊在孟津渡過黃河,準備進發商都朝歌。此時周武王聚集軍隊,發表誓師宣言說:「商朝的罪惡就像用繩子貫穿錢幣,已經完全穿滿了!現在不是我要去討伐商朝,而是天命要我去做,我如果不遵守天命,那我就有大...
水火深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4) 萬乘之國:大國。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馬一車的總稱。 (5) 簞食壺漿:以簞盛食,以壺盛漿來迎王師。此指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見「簞食壺漿」。 (6) 運:奔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