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直接教學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教材。注意課的重點、結構及清楚姓,讓學生在新的教材中,保有學習意義更含有新鮮的好奇。4. 提供引導練習。問學生問題、給學生實行上的問題、並聆聽錯誤的觀念。如果有必要的話則需要重新教授。繼續這種引導實習直到學生能答對80%左右的問題。5. 根據學生的答案給予回饋及更正。如果有必要的話則重新教授。6. 提供獨立練習。讓學生將新學到的東西自行運用,如自習課的作業、合作團體或家庭作業。自習期間成功的比例必須要有約95%。這表示學生經由簡報及引導
直接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示教學的進行大致遵循以下五個步驟:1.從舊經驗引導新學習。2.明確地講解教材內容。3.輔導學生做即時練習。4.從回饋中做錯誤校正。5.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Rosenshine提出直接教學法的六個主要教學功能,包括:1. 導引以澄清教師期許、學生任務及責任績效。2. 口頭或視覺化呈現新材料。3. 透過練習的範例型結構化的練習,教師增強學生正確的回應並修正錯誤。4. 導引的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提供一篇範文,讓學生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寫成相似或有所創新之作的一種命題方式。由於它可以幫助學生練習寫作的各種技巧,為獨立構思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也受到相當的重視。它要求準確地根據範文所提供的結構與寫作上的特點,運用自己所儲存的材料,加以仿寫,而在遣詞造句上,也須力求變化,以免犯上「東施效顰」的毛病。題目:有人以為從拔河中可以得到啟示,譬如:拔河,不僅是氣力的競賽,更是意志的較量。比賽到了最後階段,雙方幾乎都精疲力竭了。這時,任何一方失去堅持到底的的意志,瞬間就會成為失敗者。誰有韌勁,誰就會得勝。我們幹革命,搞建...
有效教學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標。例如,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從溝通單元目標,有系統的呈現訊息、避免模糊不清、檢查學生瞭解情形、提供練習和回饋進行有效的教學。3.有效教學必須是多樣性的(variety)有效的教學行為必須符合教學活動本身的特性,以多樣性的活動和經驗呈現,並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歷程中,使用的教學活動、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應該富變化,以及多采多姿。透過師生互動的歷程,運用一連串多樣複雜邏輯的策略行動,改變學生的行 為,達成教學目標。4.有效教學必須提昇學習成功的比率(success rate)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昇學習者的學習成就,並...
的學習者是自我導向、有經驗、能受問題吸引及富有動機的,4.要成為有效率的問題解決者,學習者必須重複地練習以真實的問題進行問題解 決,5.要成為終生的學習者,學習者必須將學習之價值內化並進行自我導向學習。而Walton和Matthews亦認為問題導向學習之主要特徵為1.以問題為中心之課程組織,2.整合課程,3.強調認知技巧與知識並重的課程,3.促進問題導向學習之活動 (包括小組引導教學、學習者中心教學、主動學習、獨立研究等),4.問題導向學習之成果,例如加強基礎知識、發展繼續學習的技巧與動機、發展自我評量之能 力。因此,由...
小組協力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3 參考書目 壹、準備教材 一、準備教材教師在教學前先準備教學單元,每個單元主要包含說明頁、技巧練習頁(約6-8個練習題)以及形成性測驗:1.說明頁:概觀教師要呈現之內容,解釋要精熟之技巧和解題步驟。2.技巧練習頁:每頁包含一些技巧練習題,每一技巧
告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取得勝利。如:「初戰告捷,不枉費大家平日辛苦的練習。」晉.張協〈七命〉:「單醪投川,可使三軍告捷。」
合作統整閱讀寫作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目錄1 壹、活動特色1.1 一、追蹤探索1.2 二、朗讀1.3 三、閱讀理解技巧1.4 四、寫作練習2 貳、教學實施2.1 一、閱讀小組2.2 二、分組學習2.3 三、讀本之相關活動2.4 四、閱讀理解直接教學2.5 五、語文寫作之基礎2.6 六、獨立閱讀3 參考書目 壹、活動特色 一、追蹤探索一般的閱讀教學,多由學生獨立學習,教師則較少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閱讀。CIRC把焦點集中於一個基本故事上,而學生在合作小組中結合閱讀組(reading group),對問題從事深入地追蹤探索(follow-up),以達到閱讀理...
見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現場實地了解、練習。[例]見習護士、見習教師
乘除互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清楚瞭解運算結構的組成,且對於未來解題尚將有極大的助益,因此教導完上述概念後,老師應提供學生充分的練習題目,以使學生熟悉乘除互逆的性質與觀念。(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乘除互逆英文關鍵字: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參考資料註1劉秋木/著。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1996年初版,頁324~327,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註2蔡秉樺/著。促進理解的認知學習:國小數學學習地圖,2007年初版,頁339~341。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