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53 ms
共 1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拓土開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拓領土和疆界。唐.楊烱〈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大夫耆老,非唯二十七人;拓土開疆,豈直五千餘里。」《隋唐演義》第一回:「君明臣良,漸有拓土開疆、混一江表意思。」
|
秦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蘇軾讚其:「有屈宋之才。」2.王安石讚他:「清新似鮑謝。」3.沈雄《古今詩話》:「子瞻辭勝乎情,耆卿情勝乎辭;辭情相稱者,為少游一人而已。」4.《四庫全書提要》:「觀詩格不及蘇、黃,而詞則情韻兼勝,在蘇、黃之上。」5.李清照《詞論》:「專主情致,而少故實。」 特色簡介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詞文都很出色,但成就最大的還是詞,著有《淮海詞》。不過秦詞沒能繼承蘇軾的豪放風格,主要是受當時風行的柳永詞影響比較大,因而成為婉約詞派的重要作家,多寫情愁二字。但他拋棄了柳詞「俗」的方面,使婉約詞走向雅化;又能把身世坎坷之感融...
|
風流人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英俊瀟灑、傑出的人物。唐.陳叔達〈答王績書〉:「至若梁魏周齊之間,耳目耆舊所接,風流人物,名實可知,衣冠道義,謳謠尚在。」《董西廂》卷一:「六街三市通車馬,風流人物類京華。」
|
懸河瀉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若懸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口若懸河」原作「懸河寫水」。晉朝的郭象是玄學的集大成者,喜好《老》、《莊》,十分有才學,能言善辯,口齒伶俐,曾為《莊子》作注,流傳於後世。在《世說新語.賞譽》中,記載一段太尉王衍對郭象的評語,他說:「郭象說話議論時,就像山上直瀉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絕的灌注而下,好像永遠不會枯竭的樣子。」後來「口若懸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善辯。出現「口若懸河」的書證如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
金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佛教指如來佛的口。以佛陀身形金黃色,故稱其口為「金口」。唐.孟浩然〈與張折衝遊耆闇寺〉詩:「貝葉傳金口,山樓作賦開。」
|
落雁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注解〕
(1) 猵狙:音ㄆ|ㄢˋ ㄐㄩ,傳說中的野獸,形似猿猴。
(2) 麋:動物名。與鹿同類而稍大,雄麋青黑色,頭生枝角,雌麋呈褐色,體略小。
(3) 鰌:音ㄑ|ㄡ,動物名。形似鰻,體圓尾扁,色青黑,無鱗。常居於泥中,亦稱為「泥鰍」。
(4) 毛嬙、麗姬:古代的美女。毛...
|
棋布星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星羅棋布」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四○.班彪列傳上》固字孟堅。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自為郎後,遂見親近。時京師脩起宮室,濬繕城隍,而關中耆老猶望朝廷西顧。固感前世相如、壽王、東方之徒,造搆文辭,終以諷勸,乃上〈兩都賦〉,盛稱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賓淫侈之論。其辭曰:……爾乃盛娛游之壯觀,奮大武乎上囿,因茲以威戎夸狄,燿威而講事。命荊州使起鳥,詔梁野而驅獸,毛群內闐,飛羽上覆,接翼側足,集禁林而屯聚。水衡虞人,理其營表,種別群分,部曲有署。罘罔1>連紘2>,籠山絡野,列卒周匝3>,星羅雲布。於是乘(鑾)輿備法駕,帥群臣,披飛廉,入...
|
柳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福建崇安人。初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也稱為「柳七」。宋代詞家。官至屯田員外郎,世號柳屯田。其詞風旖旎平易,語言通俗,情感率真,多為歌詠太平盛世尋歡作樂的作品。著有《樂章集》。
|
力不逮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然發生的暴動。卒,音ㄘㄨˋ,突然。 ※◎2《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二十一年冬,車師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國俱遣子入侍,獻其珍寶。及得見,皆流涕稽首,願得都護。天子以中國初定,北邊未服,皆還其侍子,厚賞賜之。是時賢自負兵強,欲并兼西域,攻擊益甚。諸國聞都護不出,而侍子皆還,大憂恐,乃與敦煌太守檄,願留侍子以示莎車,言侍子見留,都護尋出,冀且息其兵。裴遵以狀聞,天子許之。二十二年,賢知都護不至,遂遺鄯善王安書,令絕通漢道。安不納而殺其使。賢大怒,發兵攻鄯善。安迎戰,兵敗,亡入山中。賢殺略千餘人而去。其冬,賢復攻殺龜茲王,遂兼其國。鄯善、焉耆諸國侍子久留敦煌,愁思,皆亡歸。鄯善王上書,願復遣子入...
|
生桑之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蜀漢何祇曾夢見井中生桑,以問占於趙直,直曰:「桑非井中之物,會當移植;然桑字四十下八,君壽恐不過此。」後何祇年四十八卒,如趙直所言。典出《三國志.卷四一.蜀書.楊洪傳》裴松之注引《益部耆舊傳.雜部》。後比喻日薄西山,死期將至。宋.王銍《王公四六話.卷下》:「元之(瑀偁)自黃移蔪州,臨終作遺表曰:『豈期游岱之魂,遂協生桑之夢。』」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