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林少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治30年(1897)年林少貓率眾攻打鳳山、潮州一帶,並進攻台南新化日本憲兵隊,擊殺日本軍警數人,聲名大噪。隔年日人在嘉義至恆春一帶慘虐鎮壓,林少貓再度襲擊潮州辦務署與恆春城,卻遭到日本海陸軍猛烈反擊,退走恆春。日本官方的《警察沿革志》記述其:「絲毫不害良民,概以屠戮日本文武官員為旨。」直至兒玉源太郎就任總督後,改採懷柔之策,保證林少貓可在後壁林(今高雄市小港)畫地自守,並且享有製糖與開墾荒地的特權;1899年林少貓接受招降,於阿緱舉辦歸順典禮。明治35年(1902)臺灣各地抗日活動大抵敉平,總督府決心剿滅林少貓,於是...
江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江淹,字文通。南朝梁人,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少孤貧,常慕司馬相如、梁鴻之為人。江淹年少時即因文章而聲名顯著,一生為官曆南朝宋、齊、梁三朝。晚年他仍擔任齊、梁朝的高官,但是作品質量卻大不如以前,被認為是才思衰退所致,因此世人說他「江郎才盡」,至今傳為文壇掌故。 文學成就江淹在辭賦方面最為突出,與鮑照並稱南朝辭賦大家。南朝辭賦發展至「江淹、鮑照」,可說是達到了頂峰。江淹的辭賦多屬抒情小賦,善於描寫人的心理,江淹最有名的《恨賦》、《別賦》與鮑照的《蕪城賦》、《舞鶴賦》並稱南朝辭賦的絕唱。江淹也是南朝駢文大家,與鮑照...
從壁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會更加強大,屆時再出兵可能就會吃敗仗。項羽因此誅殺了卿子冠軍,這在楚國造成了很大的震撼,項羽也因此聲名遠揚於諸侯。接著項羽派了大軍渡過漳河,援救鉅鹿。此時楚軍的強大居於諸侯之首,前來援救的各諸侯國,雖然也攻下了十多個營壘,但並未繼續出兵發動強烈的攻勢。項羽率領楚軍一路殺進秦軍陣營,秦兵死傷慘重,而各諸侯國的將領們卻都只站在自己的營壘上,冷眼旁觀著秦、楚之間的交戰,沒有採取任何的行動。項羽在打敗秦軍後,召見各諸侯國的將領,他們折服於項羽的威猛,在進入營門時,都跪著行走,不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就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也都臣服於他。後來「作壁上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坐觀成...
鵲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迅速的振翅高飛。比喻把握先機,乘時而發,竄升迅速。如:「聲名鵲起」。《晉書.卷七一.列傳.孫惠》:「今時至運集,天與神助,復不能鵲起於慶命之會,拔劍於時哉之機,恐流濫之禍不在一人。」
臭名遠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臭名昭著、聲名狼藉
炙手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炙手可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宣宗時,崔鉉在朝中擔任要職,權勢極大。每次當他要做重要決策時,都會找鄭魯、楊紹復、段瓌、薛蒙一同商討,所以此四人在當時同樣也是聲名顯赫,握有權柄。於是有這樣的一段話流傳著:「炙手可熱,楊、鄭、段、薛;欲得命通,魯、紹、瓌、蒙。」這段話便是形容鄭魯等人的權勢如日中天,赤燄讓人覺得好像會燙手一樣,若是想順利推展政令,一定得先有他們的支持。「炙手可熱」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地位尊貴,勢燄熾盛;亦用來比喻廣受歡迎,名聲極盛。
懸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生男孩則懸弓於門左。見《禮記.內則》。後比喻生男孩或男子的生日。唐.包何〈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詩:「他時幹蠱聲名著,今日懸弧宴樂酣。」
飛馳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貴的勢力。《文選.曹丕.典論論文》:「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威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威嚴的聲名,為眾人所仰望。《宋書.卷四七.劉敬宣傳》:「一朝縱之,使陵朝廷,威望既成,則難圖也。」《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倘若做總督的鎮壓得住他們,都聽差遣,設或威望差點,他們這夥人就串通了哥老會到處打劫。」
徽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好的聲名。《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思齊徽音,聿求多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