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3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帝皇後王政君之侄。幼年時父親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儉樸,飽讀詩書,結交賢士,聲名遠播。王莽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為恭順。王鳳臨死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漢成帝時前22年,王莽初任黃門郎,後升為射聲校尉。王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窮人,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深受眾人愛戴。其叔父王商上書願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讓給王莽。永始元年(前16年)封新都侯、騎都尉及光祿大夫侍中。綏和元年(前8年)繼他的三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38歲。翌年,漢成帝去世。漢哀帝繼位後傅昭儀|傅太後、丁姬...
人如其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聲名與實際情形相符。如:「久聞仁兄大名,今日一見果真人如其名。」
一炮而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一次行動就使名聲迅速竄升。如:「那位歌手在新東家的改造下一炮而紅,人氣迅速累積。」
李廣難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西漢名將李廣,抗擊匈奴,屢立戰功,聲名顯赫,卻始終未能封侯。典出《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後比喻為功高不爵,時運不濟。唐.王勃〈滕王閣序〉:「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不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須藉助。《文選.曹丕.典論論文》:「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仲尼不假蓋於子夏,護其短也。」
如雷灌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前往,真是楚國人民的萬幸!」這裡就用了「如雷貫耳」來稱讚姬輦名氣很大。因為這句成語是用來讚頌他人的聲名,所以常和「久聞大名」、「久仰大名」連用。
共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在一起做事。《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從榮每忌從厚聲名出於其上,敬瑭不願與從榮共事,每欲求外鎮回避那從榮。」
黷武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足,欲使其隱而勿見;後得齊威王賞識,任為將軍。齊、魏交戰,困龐涓於馬陵,萬弩俱發,涓自剄而死,於是聲名大噪。著有《孫臏兵法》。據《漢書.藝文志》所載,書凡八十九卷。今據近代出土之竹簡本引錄。 (2) 威王:齊威王(?∼西元前343),姓田,名因齊,戰國時齊國國君,齊桓公田午之子。曾起兵西擊趙、衛,敗魏於濁澤,齊國大治,諸侯不敢加兵於齊者二十餘年。自稱為王,在位三十六年,卒諡威。 (3) 田忌:生卒年不詳,戰國齊將。曾推薦孫臏於齊王。魏將龐涓攻趙都邯鄲,田忌領兵圍魏救趙,並用孫臏計大敗魏軍於桂陵。 (4) 幾:音ㄐ|,將近、差不多。 (5) 齊三枼:齊國三代。枼,疑為「世」。 2、「黷...
一舉成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指一次科舉便登第成名。今泛稱作成一事而因此聲名遠播。《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禪師趕五戒》:「子瞻一舉成名,御筆除翰林學士,錦衣玉食,前呼後擁,富貴非常。」《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公子更是早晚用功,指望一舉成名。」
羅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台灣重要的抽象藝術家的畫展幾乎都邀請羅門發表演講、出版創作畫冊也都邀請他撰寫畫評;在空間藝術領域,聲名最為卓著的是他一手締造的家「燈屋」,有作家認為:羅門的家根本就是一座私人藝術館,裡面除了擺放當代許多藝術家的珍貴畫作,更可貴的是整個燈屋就是一個具有詩質的現代裝置藝術的空間架構。而所有的「裝潢」都是羅門利用日常用品,例如蒸籠和更多撿來的廢棄物親手打造而成的,從這個角度看:他應該是台灣第一個環保專家,這個極具創造性的生活美感空間,幾乎台灣所有的報紙都報導過,超過三十家雜誌也來做過專訪報導,許多雜誌還用燈屋來作為封面,當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