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57.6444 ms
共 4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畸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孤單飄零。《紅樓夢》第六三回:「畸人者,他自稱是畸零之人。」
|
風馬牛不相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馬牛不相及」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1>處南海,唯是風2>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 〔注解〕
(1) 寡人: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
(2) 風:雌雄因相誘而相追逐。一說通「放」。
|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書」即以生動自然的語言穿插歷史典故、俗諺,兼具傳統文化與現代意識,展現出鮮明的時代氣息和人生智慧。自稱“在媒體間忘返、在媒體中忘倦”,發現媒體特性處處影響文學作品之形式及內容,發為論述,促進媒體及文學之圓滿合作,亦主張作家對報紙廣播電視不能過分依賴,在當時皆言人所未言。所作論述深入淺出、化難為易,可讀性高,雅俗共賞。由於長年浸潤,對文學有若干獨到的見解,發為隨筆、雜感、書評、劇評,對同時代的人多所啟發。 著作*散文《人生觀察》文星書店 1965年,大林出版社 1970年;1989年《人生觀察》《長短調》兩書精華集為一冊...
|
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孔子自稱四十不惑,後人因稱四十歲為「不惑」。如:「不惑之年」。
|
置身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初年,光武帝劉秀雖然已經建國稱帝,但天下尚未統一,仍有許多人據地稱王。東邊有劉永,蜀中有公孫述,皆自稱帝號,另有燕王彭寵,齊王張步,大將軍竇融及魏囂等人,都手握重兵,時時準備和光武帝一較高下,即使是竇融及魏囂,表面上奉光武帝為正朔,但多陽奉陰違,伺機而動。光武帝對局勢與各人的盤算是瞭如指掌,表面上不動聲色,私底下廣羅人才,爭取民心,以一統天下為其終極目標。並且發揮其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長才,逐步將劉永,李憲,彭寵,張步等人一個個幹掉,不久,大將軍竇融眼看時勢所趨,便向光武帝輸誠,如此一來,便只剩下西州的魏囂及久據蜀中的...
|
小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自稱的謙詞。《左傳.隱公元年》:「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小人附舟來的,是巡檢鄒圭,他也是老爺的舊吏,老爺問他,他備知端的。」
|
老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老僧的自稱。
|
乾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位前為寶親王。雍正臨終前把位傳予弘曆,是為乾隆帝。乾隆一生喜文喜詩,作詩曾多達四萬首,又擅長武術,自稱文治武功十全老人。乾隆即位後,以寬猛相濟理念施政,先後平定新疆、蒙古,還使四川、貴州等地繼續改土歸流,人口不斷增加,突破了三億大關,約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統治期間與康熙、雍正兩朝合稱「康乾盛世」。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下令編纂《四庫全書》,歷時9年成書,是當時世界上最為龐大的百科全書。自晚年以降乾隆逐漸好大喜功,不但大興土木,又六下江南,耗用國家人力物力,整個清王朝亦在乾隆末期由盛轉衰。而乾隆的寵臣,既為後...
|
孤詣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悔翁,晚號金粟道人。朝隆元年舉博學鴻詞,不就。沈德潛謂其不屈節,是有守之士。二十七歲出遊,行遍南北,自稱「七十有七齡,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興亡之事,詩作多緬懷往事。著有《弱水集》。在〈論詩絕句〉中,屈復自述其創作理念,他認為自三代以後,文人都喜好美名,彼此互相輕視,而各個朝代均有傑出的人才,就像春天的繁花既多又燦爛。又自謙自己雖然像野花一樣沒什麼才華,但仍費盡心力,從事創作,希望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境界,亦不敢跟隨流俗,任意輕視宋元的詩人。後來「苦心孤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費盡心思,專心研究,達到他人所達不到的境地。
|
小女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性自稱的謙詞。如:「小女子告退。」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