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4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西洋音樂中用來表示調性的記,有升記(#)與降記(b),通常寫在五線譜譜之後。key signature中譯名。
2.漢語中用來區別聲調的符,陰平是「一」,陽平是「ˊ」,上聲是「ˇ」,去聲是「ˋ」,輕聲是「.」。
咷痛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聲大哭。《通俗常言疏證.性情.咷痛哭》引元.楊顯之《臨江驛劇》:「從今後忍氣吞聲,再不敢咷痛哭。」也作「啕痛哭」、「嚎啕痛哭」。
省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標點符。用來表示節略原文或語句未完、意思未盡或語句斷斷續續。符為「……」,占字二格。也稱為「刪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特用的文字及碼所作的碼。如:「公文字」、「身分證字」。
1.商店名稱、招牌。《官話指南》卷二:「打算改什麼字呢?打算改裕成字,你想好不好?」
2.商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八回:「這字裡面,你也是個東家。」
3.人的聲譽、名望。《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大凡是綠林中的字人兒,聽得我鄧九公在那裡歇馬,就連那方邊左右的草茨兒也未必好意思的動一根。」
窄頻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佔的頻寬在相對上,極小於傳輸通道頻寬時,稱之。
帶通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限頻寬且最低頻率不為零之訊,例如AM調變訊
教育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slogan)是指引發個人或集體情緒的文句或口,缺乏認知的意義,沒有明確的文字定義、清晰的推論前提及嚴謹的邏輯架構,其目的只在激發人某方面的意識與情緒反應。教育口也具有這種作用。美國教育哲學家謝弗勒(Israel Scheffer, 1923~)以為教育口乃在為教育運動的主要觀念與態度,提供動員符,以表達並促進精神上的團結。
  如美國進步主義者認為學校或課程應以兒童為中心或主體,教材應配合兒童的身心發展,所以提出「我們是在教兒童,而非教材」。又如反學校教育者認為學校弊端叢生,應予廢除,所以提出「學校已死」、「反學校教育」(deschooling)等口,目的在激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線譜首端所記的符。為英語clef的意譯。常見如:高音譜、中音譜、低音譜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哭泣。《禮記.曲禮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泣而隨之。」《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帝曰:『朕不可捨百官而去。』眾皆泣相隨。」
終止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用來表示磁帶上一段資訊結束的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