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金錢收支或買賣的物品價款登於帳冊上。《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如今同了幾個大本錢的人到省城去買貨,差一個帳的人,你不如同我們去走走。」也作「賬」。
憶的歷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程理論係以訊息在入腦中及其後喚回應用的心理歷程,來解釋憶或遺忘的現象。依歷程論者的觀點,人類的憶係依三個基本歷程進行:
  1.獲得:要能憶訊息、回憶訊息,先要加以學習,此即獲得的過程。例如在英語考試中,要翻譯「happy」一字的中文意思,除非事前已學過,否則在測驗中是不可能有任何回憶的。
  2.保留:即是對訊息歸檔俾便以後應用。英文測驗可能在學完後幾天或幾週後實施,故必須把「happy」一字的意思設法保留下來。
  3.提取:即從各種儲存的訊息中,取回某一特定的訊息。取回的方式有二:(1)為回憶(recall),即從憶中找回正確的訊息;(2)為...
憶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腦用來儲存資料的地方。大致可分為主憶體和輔助憶體。主憶體用來存放正準備被利用的資料,除了一小部分被永久寫入的程式所占據外,大部分的資料會隨著電源的切斷而消失;多由磁芯、磁線、磁泡及半導體憶體等材料製成,也稱為「內部憶體」。而輔助憶體則作為永久儲存之用,縱使電源被切斷,亦不影響存放的資料;多由磁碟、磁帶、磁鼓等磁性材料製造而成,也稱為「外部憶體」。
喜雨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雨亭 喜雨亭 文章背景北宋蘇軾作。蘇軾於嘉祐六年(1061年)任鳳翔判官,次年,鳳翔一帶苦旱,後慶得喜雨,適官舍旁所築的亭子落成,因命名為「喜雨亭」,並為文以此事。 文章內容蘇軾〈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名其子。其喜...
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訊息處理論的認知心理學家,將個人的憶系統分為感覺憶、短期憶、長期憶;長期憶又分為程序性憶(procedural memory)和敘述性憶(declarative memory)。一九七二年加拿大心理學家涂爾文(Endel Tulving)更將敘述性憶又分為事件憶和語意憶(semantic memory)兩種。
  事件憶又名情節憶、插曲式憶或經歷性憶,是指有關個人自身的知覺經驗。事件憶的特徵是著重於時間(何時發生)與環境背景(地點、人物、情境)以及當時所知覺的一切事物、結合在一起,編碼下來永遠貯存在長期憶裡。這種個人經歷事件情節之憶,又稱為傳或...
憶痕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形心理學者提出憶痕跡的理念來解釋學習、憶、遺忘的歷程。他們認為:經過學習活動之後,在腦部會遺留下一些痕跡,亦即學習的結果在大腦上會起變化,使大腦皮質產生深淺不一的皺紋。因此,學習後經過一段時間不再練習,原來留下的痕跡,經過新陳代謝作用之後,會逐漸變化而消失,形成遺忘。
  憶痕跡存在與否與練習及時間有關,但經驗證明,在沒有練習的情況下,長久以前的憶並不一定比近時的憶容易遺忘。學習在大腦皮質所產生的皺紋,只是憶痕跡的假設性推理,並無生理學上的驗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憶力。《紅樓夢》第三九回:「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性也沒了。」《老殘遊》第一二回:「我的性真壞!我常到你們公館裡去,怎麼就不認得你了呢!」
外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對於憶的分類方式繁多,外顯憶一詞是相對於內隱憶的一種憶類別。相對於內隱憶的無意識特性,外顯憶是一種對於過去經驗或事實資訊的憶,在主觀感受上是有意識覺察的(conscious awareness),通常是透過意圖式(intentional)的提取歷程所獲得。例如,我們在考試時努力回想憶的分類架構有哪些、我們還得小學的第一次遠足的種種經歷等,都屬於外顯憶。日常生活中人們提到的憶,回憶,回想,得等等語詞,指的都是外顯憶。   從憶歷程的觀點來看,在訊息登錄階段如果能夠進行越深層、越精緻化的處理,外顯憶效果就越好。在提取時若能提供具有語意關連性的相關線索要比只提...
憶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憶術是任何可以增進憶的方法或策略。憶術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是利用視覺圖像,目前已知最早的憶術,「位置憶法」(method of loci) 就是依賴視覺圖像。位置憶法是古希臘羅馬時期,辯論家們住演講稿的方式。這個方法以圖像聯想的方式,對所要住的項目產生視覺心像。通常憶者會先在熟悉的環境中選擇一些位置,並依照順序以這些位置為掛勾,然後將要憶的項目利用圖像的方式與這些掛勾產生連結。例如,先在一個房間內選擇數個位置,然後想像自己依照順序將要住的項目放到這些位置上。在回憶時就可以依照順序想像這些位置,由於位置和憶項目已經產生過連結,這時就可以將憶項目也一起回想出來。與位置...
Ericsson, K. A., Chase, W. G., & Faloon, S. (1980). Acquisition of a memory skill. Science, 208, 1181-1182.
Luria, A. (1968). The Mind of a Mnemonis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錄的工作。《新唐書.卷四七.百官志二》:「教學則簿課業,供奉几案、紙筆,皆預偫焉。」
2.會計工作中依一定格式,載有關出納項目的技術。如:「一般說來,商科的學生都有簿的課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