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章。《官場現形》第三三回:「王慕善自經藩憲一番獎勵,他果然於次日刻了一塊戳,凡他所刻的善書,每部之上都加了『奉憲鑒定』四個大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標符號。《紅樓夢》第七七回:「又命將那幾包不能辨得的藥也帶了去,命醫生認了,各號上來。」也作「認」。
2.用作標的符號。如:「他的行李都已做號了。」也作「認」。
短期憶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訊息在憶中所保持或儲存的時間長度,憶可分為感覺憶、短期憶以及長期憶三種。感覺憶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掛、惦。如:「母親時常掛我,關心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作者或他人撰寫,刊附在書籍、文章的後面,用以說明寫作宗旨、經過或補充個別內容的文辭。
長期憶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類別3 提取和編碼方式4 遺忘的原因5 形成長期憶的方法 定義長期憶是能夠保持幾天到幾年的憶。它與工作憶以及短期憶不同,後二者只保持幾秒到幾小時。生物學上來講,短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文字載敘述。《三國志.卷五三.吳書.薛綜傳》:「今者見吏,雖多經學,述之才,如瑩者少,是以慺慺為國惜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牢牢住。如:「父母的教誨要緊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事情載下來。《禮.文王世子》:「是故聖人之事也,慮之以大。」《漢書.卷三○.藝文志》:「左史言,右史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讀的書而背誦之。《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自唐以來,所謂明經,不過帖書、墨義,觀其誦而已,故賤其科,而不通者其罰特重。」《三國演義》第四○回:「粲博聞強,人皆不及:嘗觀道旁碑文一過,便能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