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錄要點的文字。如:「旅歐要」。也作「紀要」。
知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覺憶目錄1 理論原則2 直覺與憶3 專心是憶的第一步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理論原則知覺憶是一個暫時儲存刺激使產生知覺分析的起始系統。知覺就是我們賦予所感覺到的基本資訊一個特定的意義。意義則是由客觀的事實與我們已有的知識來加以建構而成。例如,想想看I這個符號,如果問你那是個什麼字母,你會說「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籍。《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少好學,博涉書,贍於文辭。」
2.函札、奏。《新唐書.卷一二二.韋安石傳》:「常以五采牋為書,使侍妾主之,其裁答受意而已。」
3.古代稱掌管書牘錄的人。今通稱在機關團體中擔任文書抄寫諸事的人。
桃花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詩前的文。參見「桃花源詩」條。
湖濱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美國湖畔詩人梭羅隱居華爾騰湖濱時所作的散文集。全書描寫其簡單純樸的生活,主張投入大自然,以發展人類崇高的天性。組織周密,文筆清美。
統一憶體(架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種讓顯示卡可直接使用主機板上的憶體的架構,以節省憶體成本。但這種構想在憶體還很貴的時代似乎還蠻吸引人,不過目前憶體的價格很便宜,且系統速度會因此而明顯降低,使之無法流行。
憶的二元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心理學中對人類認知歷程的假設性解釋,以訊息之輸入、心理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編碼(coding)、貯存(storage)、檢索(retrieval)、輸出等術語表示訊息的性質和訊息處理的過程。而貯存是指訊息經編碼後輸送到短期憶暫時儲存,再經過複誦或組織後送入長期憶儲存。故憶有短期憶和長期憶之分。
  短期憶(short term memory, STM)是指個體在接受刺激後,若未經複誦,會在十至二十秒鐘內消逝,例如走馬看花、查詢電話號碼、看車內或街上招牌就是如此。瓦夫(N.C. Waugh)與諾曼(D. A. Norman)的複誦緩衝...
〔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為〔禮〕中之一篇;〔禮〕是戰國後期到秦漢之際儒家著作的匯編,班固認為是七十子以後學者的作品。〔漢書‧藝文志〕著錄〔禮〕為一百三十一篇;西漢宣帝時,太學博士戴德傳〔禮〕八十五篇,世稱〔大戴禮〕,今存三十九篇;德侄聖傳四十九篇,世稱為〔小戴禮〕,流傳至今,現行〔大學〕、〔中庸〕〔學〕、〔樂〕,均各為〔小戴禮〕中的一篇。
  〔樂〕據〔史正義〕及(隋書‧音樂志),均說是孔子再傳弟子公孫尼子所作;郭沫若在〔青銅時代‧公孫尼子與其音樂理論〕一文中,懷疑少孔子五十三歲的公孫龍,字子石,恐怕就是上述之公孫尼子,但未提出確切的考證。
  儒家思想中,一向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隨手錄或指所錄的文字。如:「上課筆」、「演講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天下事真是愈出愈奇了!老弟,你這回到南京來,將所有閱歷的事,都把他筆起來,將來還可以成一部書呢!」
2.一種文體。大抵雜見聞、辨訂俗訛,或綜述古義。如陸游的《老學庵筆》。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傳〉:「辭賦極其精深,筆尤盡典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述偏方割據的事,稱為「載」。如《晉書》的十六國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