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者魏肯斯等人(Wickens,Borns,&Allen,1963)發現干擾主要來自相似的憶,認為遺忘產生的原因是由於訊息之間互相干擾,使得訊息無法被個體提取,而非單純地因為時間經過。越是相似的訊息越會引發干擾。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也認為遺忘原因是學得經驗遭受干擾所致。個體在學習時,由於先備知識與新的學習經驗兩者之間,新舊經驗彼此相互干擾結果,使憶的運作遭到抑制。此時個體遺忘原因可分為前向干擾與後向干擾兩方面解釋。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未忘。唐.張喬〈寄維揚故人〉詩:「月明得相尋處,城鎖東風十五橋。」《儒林外史》第三回:「是了。我也得是中的第七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書時摘下來的要點或心得。如清代盧文弨有《龍城札》、《鍾山札》。也作「劄」。
長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分類3 提取和編碼方式4 如何形成長期憶 定義長期憶(long-term memory or LTM)是指能夠保持數天到數年的憶。長期憶與短期憶不同,後者為感官收錄後再經注意而在時間上延續到20秒以內的<...
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牢牢住,如同將文字刻鏤在心上。如:「別人施予的恩惠,我們要銘在心。」
博聞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廣博,憶力特強。《韓詩外傳》卷三:「博聞強者,守之以淺。」也作「博聞強識」。
憶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憶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加強憶,運用自己對憶歷程及方法的知識,操作這些歷程及方法,以提高將來對已有知識提取運用的能力。憶策略大致分為下列三大類:
  1.複誦策略(rehearsal strategies):複誦策略是指學習者將接收進來的訊息一而再的重複練習,以免訊息消失的策略,是最基本的憶策略。
  2.精緻化策略(elaborational strategies):精緻化策略是指學習者將已習得的訊息以可能的方法運用在新的學習上,使新的學習與舊的學習產生最適當、精確、有意義的聯結,也使學習者在必須提取新的學習時有較多的線索可以順利提取。其策略有心像法、位置憶法...
問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之學」指只誦書中文字,也只會向學生複述,但卻未透徹了解,未曾把握書中的意義,這種人並沒有資格作老師。據〔禮‧學〕云:「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這段話的前兩句猶如所解釋的意思。「必也」之後所說的是真正可以為師的,必須學有心得,義理充足,才有能力鼓勵學生發問而當機作答,當學生沒有能力發問時,老師就要告知;若告訴了學生還不明白,就只好暫時放棄,以待來日。此即啟發式教學之要義。〔論語〕中亦載孔子之語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義旨相同。而在「告知」的時候,必須是為師者自己先已明白了,才能告訴學生;而告...
目錄1 前言2 定義3 觀點比較4 相關研究5 參考文獻 前言很據儲存材料不同的性質,憶可分為情節億、語意憶和程序性憶三類。情節憶和語意憶,兩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漢戴聖所輯,四十九篇。為十三經之一,大抵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有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元陳澔集說、清孫希旦集解等。也稱為「小戴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