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施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使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二.記事》:「後柴無子,所積俸緡數屋,未嘗施用。」宋.蘇軾〈石恪畫維摩頌〉:「挾方儲藥如丘山,卒無一藥堪施用。」
肅然生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六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史書的六種體裁,有《尚書》的記言體、《春秋》的記事體、《左傳》的編年體、《國語》的國別體、《史記》的通史紀傳體、《漢書》的斷代紀傳體。見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家》。
董狐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晉國的史官董狐,不畏強權,直筆記載史事,孔子譽為「古之良史」。見《左傳.宣公二年》。後世因稱直筆記事,無所畏懼為「董狐筆」。宋.文天祥〈正氣歌〉:「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凜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方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方為木板,策為竹簡,皆用以記言記事。故以方策泛指書籍。《禮記.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也作「方冊」。
簪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將毛裝在簪頭的冠飾。後指將筆插在頭上,以備隨時記事。《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十年。」唐.李嶠〈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小臣濫簪筆,無以頌唐風。」
水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塗上白色或黑色油漆的木牌。用來登記帳目或記事,寫畢可拭去,舊時商店常使用。《孤本元明雜劇.破風詩.第三折》:「你將這三門閉上,怕有賓客至,你記在水牌上,等我回來看。」《紅樓夢》第六一回:「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寫了,天天轉著吃。」
蕙風詞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朝況周頤撰,五卷。因其號蕙風,故稱為「蕙風詞話」。作者認為填詞重在抒寫性情襟抱,以重、拙、大為作詞之要,並以沉著渾厚的宋詞為規範,偏重在氣格和意境。書中並評論古人的詞,兼及記事和考證。今刊本有續編二卷,是從況氏各種雜著中輯出編成。
悚然生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