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居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名。(Pierre Curie,西元1859~1906)法國物理學家。與其兄共同發現晶體的壓電現象。又發現鐵磁性在某溫度(今稱居里溫度)以上消失。後與夫人共同發現釙及鐳,二人與貝克勒合得西元一九○三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譯作「居禮」。
托馬斯特蘭斯特羅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托馬斯特蘭斯特羅默 Tomas Tranströmer,1931年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是當今瑞典最優秀的詩人之一,也是一個心理學家和翻譯家。他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他著有詩集十餘卷,井曾被翻譯成三十多國的文字,特別是荷蘭語、英語和匈牙利語。曾獲得過多種國際國內文學獎,頗有國際影響。現時與太太Monica同於首都斯德哥爾摩以西四十公里的Vasteras居住。特蘭斯特羅默的父親是一位記者,母親是一位教師,兩人離婚後他隨母親長大。一開始他想成為自然科學家或考古學家。中學畢業後他在斯德哥爾摩大學學心理學,1956年...
高行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作品:3 評論:4 評價: 生平:高行健(1940年1月4日-),華裔法國劇作家、小說家、畫家、導演,1980年代末前往歐洲,現為法國公民。2000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2001年獲頒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名譽文學博士。他也是個翻譯家,尤著於翻譯塞繆爾·貝克特和歐仁·尤內斯庫的作品。 作品:戲劇類:《絕對信號》《車站》(與劉會遠合作)《野人》《高行健戲劇集》《彼岸》《躲雨》《冥城》《聲聲慢變奏》《逃亡》《生死界》...
羅斯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Theodore,Rossevelt,西元1858~1919)美國第二十六屆總統。西元一九○○年任副總統,一九○一年麥金利總統遇刺身亡,乃繼任總統,一九○四年連任。內政上致力於資源保護,外交上信奉弱肉強食主義,主張說話和氣,但手持巨棒。一九○七年因調停日俄戰爭,獲諾貝爾和平獎。通稱為「老羅斯福」。(2)(Franklin Delano,Rossevelt,西元1882~1945)美國第三十二屆總統,連任三次,任職十三年。西元一九三二年當選總統,施行新政,領導美國渡過經濟大恐慌,對外則擁護民主政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領導民主國家和軸心國作戰,與邱吉爾、史達林並稱為「三巨頭」。
華格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Wilhelm Richard,西元1813~1883)德國作曲家。曾在萊比錫大學習音樂,才華淵博,尤其擅長歌劇,其劇本取材於德國古代的神話傳奇,富獨創性,且氣魄宏偉,被譽為歌劇之王。著有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尼布龍的指環》、《婚禮》、《妖魔》、管弦樂《皇帝進行曲》等。(2)(Wagner Von Jau-regg Julius,西元1857~1940)奧地利精神病理學家。首創休克治療法,並對梅毒做性麻痺的瘧疾病原體接種的發熱療法。西元一九二七年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波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Niels Bohr,西元1885~1962)丹麥物理學家尼耳斯.波耳。西元一九二一年擔任丹麥理論物理學研究所所長,並因對原子結構的研究,於一九二二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金,且其所領導的哥本哈根研究所,成為世界原子物理學中心。一九五七年獲福特基金會原子和平用途獎。其著作有原子結構和光譜理論、原子物理和人類知識等。(2)(Aage Bohr, 西元1922~?)丹麥物理學家阿格.波耳,是尼耳斯.波耳之子。西元一九六三年繼承父親職務,擔任該研究所所長。於一九七五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金。著有原子核的旋轉態、原子核結構等。
丁肇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36~)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在美國出生,回臺灣接受中學教育,美國密西根大學畢業,西元一九六二年取得博士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等。一九七六年和獨立做出同一發現的美國物理學家芮契特(Richter,Burton)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艾略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George eliot,西元1819~1880)英國女小說家喬治艾略特。作品具有高度的幽默感,強烈的人類愛,博學深思,並已開始注意人物心理的刻劃。著有《織工馬南傳》、《福洛河上的磨坊》等。(2)(Thomas Sterns Eliot,西元1888~1965)美國詩人兼批評家T.S.艾略特。哈佛大學文學博士,曾任劍橋、哈佛諸大學講座教授,獲歐美十四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一九四八年諾貝爾文學獎。著有《荒地》、《四部曲》、《雞尾酒會》等。
沙卡洛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21~1989)前蘇聯物理學家。在五○年代協助前蘇聯製造出第一顆氫彈,而被譽為氫彈之父。後因公開鼓吹人民自由及核武道德觀,且不時批評當時的外交政策,而無法見容於領導階層,除遭剝奪一切榮譽頭銜外,並於一九八○年被流放至高爾基。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始由戈巴契夫下令釋回。因其在人權及裁軍問題上貢獻很大,一九七五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李遠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36~)新竹人。臺灣大學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化學博士。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化學系教授、哈佛化學系顧問等。民國七十五年和哈佛大學美籍科學家羅伯特、多倫多大學加拿大籍科學家波拉尼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八十三年至九十五年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