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337 ms
共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錫伯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東北瀋陽、開原等地,及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察布查爾、霍城、鞏留等地。所操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使用錫伯文,現多已漢化。族源說法不一,一說是鮮卑後裔,一說屬通古斯族,一說與滿族同源。初居今呼倫貝爾盟海拉爾東南的綽爾河流域,十七世紀中遷至嫩江、齊齊哈爾一帶。十七世紀末,全部被編入滿洲八旗。清高宗乾隆年間,一部分人被編為錫伯營,移防新疆,頗有功績。主要從事農業。信仰多神,少數信奉薩滿教及喇嘛教。
|
葉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5~1939)愛爾蘭詩人、劇作家。為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人物之一,曾獲西元一九二三年諾貝爾文學獎。其詩多描述鄉間傳說、風俗及山川。著有詩集《塔》、《陽春月》,散文集《瑞典的慷慨》,劇本《凱薩琳女公爵》等。
|
呼倫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湖泊名。位於呼倫貝爾高原上。面積約一千零三十六平方公里,呼倫河及克魯倫河均注入於此。
|
李政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26~)上海市人,我國傑出物理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加州大學物理學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與楊振寧一起提出宇稱不守恆,於西元一九五七年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
卡爾古斯塔夫維爾納馮海登斯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卡爾古斯塔夫維爾納馮海登斯坦 Carl Gustaf Verner von Heidenstam,又譯魏爾納海頓斯坦姆,1859年7月6日-1940年5月20日,瑞典詩人、小說家,1912年成為瑞典學院院士,1916年為「褒獎他在瑞典文學新紀元中所佔之重要代表地位」,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海登斯坦的作品主要描述瑞典人的生活,富有愛國熱情,主要作品有詩集《朝聖年代》(Vallfart och vandringsår,1888年)。著有:《Från Col di Tenda till Blocksberg》(1888年)《朝聖年...
|
楊振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22~)安徽合肥人。華裔美籍物理學家,西南聯合大學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近代物理研究院研究員、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講座教授。西元一九五七年與李政道因提出宇稱不守恆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齊瓦哥醫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俄國小說家巴斯特納克名著,西元一九五七年在義大利出版。以內科醫生齊瓦哥為中心,敘述一九○三至一九二九年間,俄國各階層人物的遭遇。文字單純,感情繁複,有深刻的哲學思想,並對共產主義和俄國的獨裁制度提出有力的批判。作者因此書獲一九五八年諾貝爾文學獎,並曾拍成電影。
|
世界華文文學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發起的全球性華文作品文學獎。設立的宗旨是推動華文文學發展,獎勵優秀作家,樹立藝術典範。每兩年舉辦一屆,評選出一名華文作家為獲獎者,獎金為一萬美元。參選者要為華文作家,國籍不限。評選模式與諾貝爾文學獎類似。首屆於西元二○○一年於吉隆坡舉辦。
|
名聞全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名遠播整個國家。如:「自從他得到諾貝爾化學獎,名聞全國,婦孺皆知。」
|
工礦炸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諾貝爾在西元一八六七年所發明的炸藥。由硝化甘油混合一些惰性物質,必須裝上爆炸帽的雷管才能爆炸。安全性頗高,今日廣泛的用於造水壩、開運河或造地基等工程上。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