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01 ms
共 14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鄙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鄙棄遠離。宋.蘇軾〈答范蜀公〉四首之四:「顛仆罪戾,世所鄙遠,而丈人獨賜收錄。」
|
遠近聞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名聲響亮,眾人皆知。《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繇此遠近聞名,都稱他做法師。」
|
深思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索得很深,考慮得很遠。唐.史承節〈鄭康成祠碑〉:「小無不盡,大無不備,好學慕道,深思遠慮。」《歧路燈》第四回:「像令兄這樣深思遠慮,就是有經濟的學問。」也作「深計遠慮」、「深思極慮」。
|
望遠鏡放大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遠鏡之放大率,為由目鏡所見虛像之視角與實際物體視角之比值,此值約等于物鏡焦距與目鏡焦距之比。欲使放大率加大,則望遠鏡筒應予加長,但鏡筒加長後,亮度與視界(field of view)減小。一般測量儀器之放大率30倍時,視界在1.5° 至2.0° 之間,水準儀因照準距離較小,故其視界亦可較小,通常為1°。
|
遠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得遠遠的。《三國演義》第五三回:「今日全勝,吳兵遠遁,將軍何不卸甲安息?」
|
鉤深致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鉤取深處和招致遠處之物。比喻探索深奧的道理或治學的廣博精深。《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圖緯六藝,及百家眾流,罔不探賾索隱,鉤深致遠。」
|
天高地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天地極為廣闊。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遮莫你上碧霄下黃泉,赤緊的天高地遠。」也作「天高地迥」。
|
日近長安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明帝幼時,他父親曾問他,太陽和長安那個近,明帝回答太陽近,因為我們抬頭可看見太陽,卻見不到長安。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後用以比喻帝京路途遙遠。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遊藝中原,腳根無線、如蓬轉。望眼連天,日近長安遠。」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八齣:「跨上白騾韉,空江野路,哭聲動九原。日近長安遠,加鞭,雲裡指宮殿。」
|
高翔遠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往遠方。比喻避世隱居。漢.孔融〈與曹公書論盛孝章〉:「嚮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也作「高翔遠翥」。
|
馬致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51?~?)號東籬,元大都人(今北平市)。工樂府,作品以豪放見勝,與關漢卿等齊名,為元曲四大家之一。所作雜劇十四種,今存《漢宮秋》等七種,另有散曲《東籬樂府》行世。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