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萍水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餞別序〉,也就是通俗所稱的〈滕王閣序〉。這篇文章是王勃參加洪州都督閻公於滕王閣上盛宴時所作。其中「落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傳誦千古。但除這兩句外,文章中也有幾句寫到奔波天涯的失意遊子,「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意思是說:「群山峻嶺,是如此難以超越,但有誰會去同情於迷路於其中的人?在天涯奔波中,偶然相遇的人竟都是流落在外的異鄉人。」當然王勃在文章中,說這幾句話是別有所指的,是在為那些有志難伸的人,抒發自己的看法。後來「萍水相逢」被摘出成一句成語,比喻人本素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就緣分來說,自是有緣;但就交情來講,則尚屬微淺。這句成語有時偏於緣分,有時偏於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貫穿。《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北鄰烏桓、夫餘,東綰穢貉、朝鮮、真番之利。」明.徐弘祖《徐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北有小山綰塢口,廬舍懸其上,是曰豐塘,東西南皆迴峰環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設置、安置。《隋書.卷四十.宇文愷傳》:「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明.徐弘祖《徐客遊記.卷九下.滇遊日記十一》:「水分兩派來,一東南,一西北,俱成懸流,橋不復能施。」
行雲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04.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一:「近體誦之行雲流水,聽之金聲玉振,觀之明散綺,講之獨繭抽絲。」
爐火純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丹,有七個層次,叫做「七返」。「返」就是「還」,丹砂煉後返還成金,所以叫做「返」。其中第七返「玄真絳砂」,在鼎中會發「紅紫五彩光」,煉成的金丹就叫「絳之紫金」。由此可知,「爐火轉青」時,正是煉丹成就時,因此可以用來以喻事情到達精純完美的境地。
循規蹈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遵守禮法,不踰越法度。明.無名氏《箋記》第六齣:「吾輩朋友李玉郎,一向在先生面前,何等循規蹈矩。」《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老爺又是位循規蹈矩,聽天任命,不肯苟且的人,只得呈報銷假投供。」也作「蹈規循矩」、「蹈矩循規」、「應規蹈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事業。如:「緒業」。唐.沈迴〈武侯廟碑銘〉:「先主纘緒,天下三分。」明.徐弘祖《徐客遊記.卷七下.滇遊日記七》:「眾大之中,以小者為主,所以黃峰為木氏開千代之緒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人或事物。相當於「有人」、「有的」。《禮記.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明.徐弘祖《徐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群山叢突,小石峰或朝或拱,參立前塢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方位。如:「方向」、「暈頭轉向」。明.徐弘祖《徐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南北向皆有脊中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