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9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芥川龍之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14年他發表了短篇小說《羅生門》,但並沒有受到重視。1916年他在《新思潮》雜誌發表短篇小說《鼻子》,夏目漱石讀了這篇作品之後非常讚賞,對他多方關懷。這段時間他也開始創作俳句。1918年他發表《地獄變》,講述了一個戰國時期的殘酷故事,通過畫師,畫師女兒等人的遭遇,反映了純粹的藝術和無辜的底層人民受邪惡的統治者的摧殘。1921年芥川龍之介作為大阪每日新聞報社的記者前往中國四個月,這次任務非常繁重。在任務的壓力和自身壓抑作用下,他染上了多種疾病,一生為胃腸病、痔瘡、神經衰弱、失眠症所苦。回到日本後,1922年他發表了《...
白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1) 形態特徵白鼻心的身形和鼬類似,黑色的頭部從上額至鼻端,有條明顯的白色帶紋,眼下及耳下具白斑、鼻子是淡粉紅色。全身大致為灰褐色,腹部顏色較淡,但頸、肩、喉部為黑色,身體末梢如四肢末端及尾巴末端也都呈現黑色。四肢短壯各具五趾,平均身體長度在48~50公分,尾長37~41公分。(註1) 食性白鼻心是雜食性而偏食果性的動物,多以核果、漿果為食,在生活的領域內,隨著四季結果成熟的樹種而轉移覓食地。若同一處有豐富的果實,牠會很固定的每晚造訪,直到果稀難尋為止。牠吃漿果時,常只是啃咬吸食果汁而丟棄殘渣,如果只是像龍眼般的黃騰果...
息黥補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黥,古代在臉上刺字、塗墨的刑罰。劓,古代割鼻子的酷刑。息黥補劓本指修整面容的殘缺,以恢復本來的面目。語本《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後比喻痛悟前非,改過自新。宋.蘇軾〈登州謝兩府啟〉:「策蹇磨鉛,少答非常之遇;息黥補劓,漸收無用之身。」
人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子下方,嘴脣上方凹下的部位。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五.人中》:「脣之上何以謂之人中?若曰人身之中半,則當在臍腹間。蓋自此而上,眼耳鼻皆雙竅,自此而下,口暨二便皆單竅,三畫陰,三畫陽,成泰卦也。」《紅樓夢》第五七回:「問他幾句話,也無回答;用手向他脈門摸了摸,嘴脣人中上邊著力掐了兩下,掐的指印如許來深,竟也不覺疼。」
投鼠之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鼠忌器」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故古者聖王制為等列,內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後有官師小吏,延及庶人,等級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於器,尚憚1>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廉恥節禮以治君子,故有賜死而亡2>戮辱。是以黥劓之罪3>不及大夫,以其離主上不遠也。 〔注解〕 (1) 憚:音ㄉㄢˋ,怕、畏懼。 (2) 亡:音ㄨˊ,通「無」。 (3) 黥劓之罪:古代的刑罰。在臉上刺字塗墨或割去鼻子,作為犯罪的記號。黥,音ㄑ|ㄥˊ,在臉上刺字、塗墨。劓,音|ˋ,割去鼻子
芝山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芝山岩北面的斜坡,有許多從山頂崩落的大石塊,最明顯的就是在人行道邊的石印和石墨。石拱這是大石象的鼻子,從大石象旁的階梯向下走往右手邊看即可見到。風化窗風化窗又稱「蜂窩岩」。在崩落的岩塊上可以看到一個個的洞,而且多面都有,在周圍的崖壁上也可以看到凹洞,而這些凹洞又不像山頂的柱洞形式,反而像海邊岩石受風蝕的結果。過去這些凹洞常被解釋為台北湖時期受水流沖蝕而成的「壺穴」。但現在更為合理得解釋是,當初的芝山岩小島邊的水位大約是現在柏油路面的位置,很明顯的是這些洞都處在高位,水流無法沖蝕到。由於芝山岩的砂岩膠結不夠堅固,各個壁...
鷹勾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狀像鷹嘴一樣鉤曲的鼻子。如:「他有個高挺的鷹勾鼻、薄薄的嘴脣,很有特色。」
失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得不靈敏或失去效用。如:「我犯了嚴重感冒,嗅覺都失靈了。」「煞車如果失靈,行車十分危險。」
皮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革製的鞋子,有各種樣式,也有皮面皮底、皮面膠底之分。《平妖傳》第五回:「戴一頂木瓜心攢頂頭巾,穿一領銀絲似白紗衫子,繫一條蜘蛛班紅綠壓腰,著一對上黃色多耳皮鞋。」《文明小史》第二回:「那通事鼻子上架著一副金絲小眼鏡,戴著一頂外國睏帽,腳上穿著一雙皮鞋,走起路來格吱格吱的響。」
擲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鼠忌器」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故古者聖王制為等列,內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後有官師小吏,延及庶人,等級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於器,尚憚1>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廉恥節禮以治君子,故有賜死而亡2>戮辱。是以黥劓之罪3>不及大夫,以其離主上不遠也。 〔注解〕 (1) 憚:音ㄉㄢˋ,怕、畏懼。 (2) 亡:音ㄨˊ,通「無」。 (3) 黥劓之罪:古代的刑罰。在臉上刺字塗墨或割去鼻子,作為犯罪的記號。黥,音ㄑ|ㄥˊ,在臉上刺字、塗墨。劓,音|ˋ,割去鼻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