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9.87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用鼻子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韓非子.十過》:「共王駕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
班門弄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 郢:音|ㄥˇ,指古代楚國郢都的巧匠,相傳他能將人鼻端如蠅翼般的白粉用斧頭削去,而絲毫不損傷鼻子。 故事見《莊子.徐无鬼》。 (10) 強顏:厚著臉皮不知羞恥。強,音ㄐ|ㄤˋ。〔參考資料〕 明.梅之渙〈題李白墓〉詩(據《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注引)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鼻子。《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灤陽消夏錄五》:「所蓄犬,忽人立怒號,兩爪抱持齧婦面,裂其鼻準,併盲其一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壓或捏住鼻子,用力出氣,以排除鼻中異物。如:「擤鼻涕」。《五音集韻.上聲.梗韻》:「擤,捻鼻中齈也。」《俗書刊誤.卷一一.俗用雜字》:「手捻鼻膿曰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低下、凹陷。[例]塌鼻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子聞氣味。《莊子.人間世》:「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宋.蘇軾.次韻子由所居六詠.之四:「何以娛醉客,時嗅砌下花。」
路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愛、袒護。 (5) 黥劓:音ㄑ|ㄥˊ |ˋ,古代刑罰名。黥,在犯人面、額等處刺字塗墨。劓,將犯人鼻子割去。 (6) 期年:一周年。期,音ㄐ|。 (7) 兵革:指兵器及甲冑等軍械裝備。〔參考資料〕另可參考:《韓非子.內儲說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老生常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生常談」原作「老生常譚」。三國時代,魏國有個名叫管輅的人,他從小對天文、星象、占卜很有興趣;長大後,更對《周易》極有研究,常幫人占卜,十分靈驗。有一天吏部尚書何晏請管輅到家中替他占卜,尚書鄧颺也在場作陪。何晏對管輅說:「請你算算我有沒有升到三公高位的機會?還有,我最近常夢到有數十隻青蠅往我鼻子撲,不知是什麼預兆?」管輅聽了就講了一套仁義道德的道理,並且告訴何晏,只要依循先古聖賢的作為,就能名列三公,青蠅也可馬上驅除了。一旁的鄧颺聽了,就說:「都是些老書生的尋常言論,一點新意都沒有。」後來「老生常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常聽到,了無新意的老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拇指與其餘手指夾住。如:「捏鼻子」、「捏緊線頭」、「捏一把冷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產下五隻幼獾,但是儘管有母獾照顧,但許多幼獾卻不到一歲就死亡。(註1)2. 獾的臉上有條狀花紋,鼻子突出,牠們幾乎都在夜間活動, 所以與人們見面的機會不多。獾的作息相當有規律,每天天黑以後,牠們就會沿著老路去覓食。牠們找到甚麼就吃甚麼,但蚯蚓和昆蟲是主要的食物,儘管獾部冬眠,但是到了冬季牠們會整天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註2) 蜜獾蜜獾身材是相當矮小的,但兩側腹部是黑色,從頭到後背為白色。在非洲,蜜獾是出了名的兇猛動物,牠們對蜂蜜的貪戀也是非常出名,牠們熱愛食用蜂蜜和蜜蜂幼蟲。(註2) 狼獾狼獾的胃口相當大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