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32.87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渾崙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賊相似,你纔開口,便換卻你眼睛。若是特達英靈底漢,直下向擊石火□,閃電光中,纔聞舉著,剔起便行。苟或思停機,不免喪身失命。江西澄散聖判,謂之東問西答,喚作不答話,不上他圈繢。若恁麼會,爭得遠錄公云:「此是傍瞥語,收在九帶中。」若恁麼會,夢也未夢見在,更帶累趙州去。有者道:「鎮州從來出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從來參見南泉,天下人皆知。這僧卻更問道:『承聞和尚親見南泉,是否?』所以州向他道:『鎮州出大蘿蔔頭。』」且得沒交涉。都不恁麼會,畢竟作麼生會?他家自有通霄路。不見僧問九峰5>:「承聞和尚親見延壽6>來,是否?」峰云:「山前麥熟也未?」正對得趙州答此僧話,渾似兩個無孔鐵鎚。趙州老漢是個無事...
吹波助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不留乎激矢,生乃急於走丸2>。既河源之莫壅3>,又吹波而助瀾4>。神怵迥而多慮,心而尟歡。望天涯而念,擢雄劍而長歎。嗟生民之永迷,躬與後而皆恤。 〔注解〕 (1) 漏:古代的一種計時器。 (2) 走丸:滾動的丸珠。 (3) 壅:音ㄩㄥ,阻塞不通。 (4) 瀾:大波浪。
別有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別有天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天地」,指境界、境地。在詩中,詩人被問到為什麼在碧山足停留,詩人笑了笑沒有回答,只覺得心中安靜閒適,看著凋零的桃花順著流水無聲無息幽靜逝去,這樣秀麗的景象,引人入勝。後來「別有天地」被用來形容風景秀麗,引人入勝,亦用來指另有一番境界。如唐代牛僧孺《玄怪錄.卷三.張左》記載:一日君曹覺得耳中有車馬聲,才躺到床上,就看到兩個童子駕著牛車從他的耳中駛出,並自稱來自兜玄國。君曹就問兜玄國在那?童子回答在他的耳內。君曹不信,於是童子讓君曹看他的耳朵。一看,「乃別有天地」,另有一番境界。
宁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天子視朝時,在宮室門屏之間立。《禮記.曲禮下》:「天子當宁而立。」清.孫希旦.集解:「天子受朝於路門外之朝,於門外宁立,以待諸侯,故云:『當宁而立也。』」
遙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遐想,漫無思緒的思考。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詩:「中宵遙念,一盼周九天。」也作「遙懷」、「遙想」、「遙思」。
一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往遠處一看。南朝梁.王僧孺〈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西遊記》第三六回:「立草坡,一望並無客旅。」
堂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父母。唐.皇甫枚《卻要》:「立相待,候堂前眠熟,當至。」
短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短距離的作戰方式,如近身肉搏戰。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詩:「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獻捷。」
良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朋友,知己。晉.陶淵明〈停雲〉詩:「良朋悠邈,搔首延。」晉.張華〈幽憤詩〉:「內負宿心,外恧良朋。」
渾淪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賊相似,你纔開口,便換卻你眼睛。若是特達英靈底漢,直下向擊石火□,閃電光中,纔聞舉著,剔起便行。苟或思停機,不免喪身失命。江西澄散聖判,謂之東問西答,喚作不答話,不上他圈繢。若恁麼會,爭得遠錄公云:「此是傍瞥語,收在九帶中。」若恁麼會,夢也未夢見在,更帶累趙州去。有者道:「鎮州從來出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從來參見南泉,天下人皆知。這僧卻更問道:『承聞和尚親見南泉,是否?』所以州向他道:『鎮州出大蘿蔔頭。』」且得沒交涉。都不恁麼會,畢竟作麼生會?他家自有通霄路。不見僧問九峰5>:「承聞和尚親見延壽6>來,是否?」峰云:「山前麥熟也未?」正對得趙州答此僧話,渾似兩個無孔鐵鎚。趙州老漢是個無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