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6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世襲而封為淮南王,曾經和眾門客、方士合著了《淮南子》一書,內容融先秦各家的學說。在《淮南子.說林》中提到「捕獲了狡兔,就把獵犬烹煮來吃;射盡了高飛的鳥,強弓就被收藏起來」,意指事情成功之後,有功之人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反而因為才能出眾受到猜忌,而遭到殺害或疏遠。後來「兔死狗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成之後,有功之人即遭到殺戮或見棄的命運。
口若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 01.《藝文類聚.卷三八.禮部上.祭祀》引南朝梁.徐悱妻劉氏〈祭夫文〉:「惟君德爰禮智,才文雅,學比山成,辯同河瀉。」 參考詞語︰言若懸河注音︰|ㄢˊ ㄖㄨㄛˋ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yán ruò xuán hé釋義︰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01.《隋書.卷六七.裴蘊列傳》:「蘊亦機辨,所論法理,言若懸河,或重或輕,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時人不能致詰。」 參考詞語︰口似懸河注音︰ㄎㄡˇ ㄙˋ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kǒu sì xuán hé釋義︰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01.唐.白居易〈贈僧詩五首.神照上人〉:「心如定水隨形應,口似懸河逐病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玉露。」
摩頂放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頭頂到腳跟都受損傷。比喻捨身救世,不辭勞苦。《孟子.盡心上》:「墨子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先生既墨者,摩頂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於一軀啖我,而全微命乎?」也作「摩頂至踵」、「摩頂至足」、「磨頂至踵」、「磨踵滅頂」。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上,下懸汲水用的桶,用手轉動嵌於長木一端的曲柄汲水。 (9) 參軍:東漢置,掌參謀軍務。至隋唐時為郡官。 (10) 咄咄:驚嘆聲。 (11) 眇目:瞎了一隻眼。眇,音ㄇ|ㄠˇ。(二) ※#晉.衛鑠〈與釋某書〉(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四四》引)衛稽首,和南近奉敕寫〈急就章〉,遂不得與師書耳。但衛隨世所學,規摹鍾繇,遂歷多載。年廿,著《詩論》、《草隸通解》,不敢上呈。衛1>有一弟子王逸少2>,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筆勢洞精3>,字體遒媚4>,師可詣晉尚書館書耳。仰憑至鑒,大不可言。弟子李氏衛和南。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王羲之〈雜帖〉。 (1) 衛:衛...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鎮之而斃矣。二子遂取銀皿下山。近昏黑,而遇一獵人,於道旁張弓,樹上為棚而居,語二子曰:「無觸我機。」謂二子曰:「去山下猶遠,諸虎方暴,何不且上棚來?」二子悸怖,遂攀緣而上。將欲人定2>,忽三五十人過,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婦女,歌吟3>者、戲舞者,前至弓4>所。眾怒曰:「朝5>來被二賊殺我禪和6>,方今追捕之,又敢有人張7>我將軍。」遂發其機8>而去。二子並聞其說,遂詰9>獵者。曰:「此是倀鬼10>,被虎所食之人也,為虎前呵道耳。」二子因徵獵者之姓氏。……遂勸獵者重張其箭,獵者然之。張畢登棚,果有一虎哮吼而至,前足觸機,箭乃中其三班,貫心而踣。逡巡諸倀奔走卻回,伏其虎。……及明,二子分銀與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有介詞加代詞的功能,相當於「於此」。《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承接上文,以表示後果。相當於「乃」、「就」。《墨子.愛上》:「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樂、春秋。 (2) 披:翻閱。 (3) 百家之編:諸子百家的典籍。 (4) 細大不捐:大小容並收,皆不拋棄。 (5) 焚膏以繼晷:膏油,燈油,此指燈燭。晷,日光。 (6) 兀兀:音ㄨˋ ㄨˋ,勞苦不息的樣子。
拾人牙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拾人牙後注音︰ㄕˊ ㄖㄣˊ |ㄚˊ ㄏㄡˋ漢語拼音︰shí rén yá hòu釋義︰即「拾人牙慧」。見「拾人牙慧」條。 01.清.黃虞龍〈與廖傅生書〉:「古能詩者未必能文,能賦者未必能詩。今則白丁黃口,拾人牙後,自命才。」 02.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五.蘇東坡詩》:「詩家之能新,正在此耳。若反以新為嫌,是必拾人牙後,人云亦云。」 參考詞語︰襲人牙後注音︰ㄒ|ˊ ㄖㄣˊ |ㄚˊ ㄏㄡˋ漢語拼音︰xí rén yá hòu釋義︰即「拾人牙慧」。見「拾人牙慧」條。 01.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曲名不取新奇,其套數皆時流諳習者,無煩探討,入口成歌。而詞必新警,不襲人牙後一字...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邯鄲時,趙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當時擬推楚國為盟主,訂立合縱盟約聯兵抗秦。平原君約定跟門下有勇有謀文武備之食客二十人同往楚國,不必到外面去尋找。誰知當挑選食客時,只選得十九人,還差一人,已無從挑選。這時門下食客中有人名毛遂者,逕自向平原君自我推薦,願一同前往。平原君起初以毛遂進門三年竟未有絲毫的鋒芒畢露而被左右近臣注意以及讚揚而懷疑毛遂的能力,毛遂便說:“我就算是今天請求放在口袋裏的錐子,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裏,是會整個錐鋒都脫露出來的,不只是露出一點鋒尖就罷了。” 平原君遂同意讓毛遂一同前往。那十九人則互使眼色,暗自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