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焚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香。《北史.卷三五.王慧龍傳》:「集諸州朝集使,洗手焚香,閉目讀之,曲折其聲,有如歌詠。」《三國演義》第五回:「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鳳毛麟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鳳毛麟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鳳毛麟角」係由「鳳毛」及「麟角」二詞語組合而成。「鳳毛」見於《世說新語.容止》。王是王導的第五子,風度姿態都很像他的父親。他作侍中時,有次奉旨授予桓溫升職用的官服。王剛從大門進入,桓溫遠遠的望著他,覺得他有其父之風。六朝時南方人稱讚子弟的才幹可與父兄輩相比者為「有鳳毛」,於是桓溫就說:「大奴固自有鳳毛。」意思便是稱讚王的能力不輸給其父王導。「麟角」見於〈萬機論〉。魏文帝曹丕雅好文學,即位後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包括選拔人才,提倡文學,一時之間,文風大盛。但為學之人雖多,有所成就之人卻少,故蔣濟在〈萬機論〉中評論道:「學習的人雖然多得像牛毛一樣,...
品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部類的題目。《後漢書.卷六八.許傳》:「初,與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西食東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東食西宿」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應《風俗通義》逸文(據《藝文類聚.卷四○.禮部下.婚》引)兩袒。俗說: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醜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1>,難指斥言者,偏袒2>令我知之。」女便兩袒,怪問其故,云:「欲東家食,西家宿。」此為兩袒者也。 〔注解〕 (1) 適:女子出嫁。 (2) 袒:裸露。
謹終追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禮慎重處理父母的喪事,恭敬虔誠的追祭祖先。參見「慎終追遠」條。漢.應《風俗通義.卷四.過譽》:「明府謹終追遠,興微繼絕。」後亦指慎重從事,追念前賢。
附和隨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同相從,隨聲是非」就是別人說什麼,跟著他說,不考究真相,可見原本「隨聲」已有「附和」的意思。另外應的《風俗通義.卷二.正失》:「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意思也是說考竟實情的人少,隨聲唱和者多。後來「隨聲」之後,加上「附和」就成為「隨聲附和」的成語。出現這句成語的文獻如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論〉:「人至於忠忱體國,真實任事,則圖惟國事之濟,言慮所終,事惟其是,而豈肯隨聲附和,以僥倖萬一乎!」
喘月吳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吳牛喘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水牛原產於長江、淮水流域一帶,生性怕熱,所以夏天時喜歡泡在水中或待在樹蔭下休息。因為太陽的熱力實在太過強烈,水牛深受其苦,因此有時在晚上看見月亮,誤以為是太陽已經出來,氣溫又要升高,而被嚇得氣喘吁吁。所以在漢代應的《風俗演義.佚文》中便有「吳牛望月則喘」之語。後來「吳牛喘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也用來形容天氣酷熱。在《世說新語》中有一個關於「吳牛喘月」的故事。晉武帝的臣子滿奮很怕冷,有一次他看到琉璃窗外頭的寒冷景象,即使知道琉璃窗很厚實,不會透風,仍不由得打起寒顫。武帝看到了就笑他,滿奮便很不好...
依人籬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寄人籬下」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齊書.卷四一.張融列傳》融玄義無師法,而神解過人,白黑談論,鮮能抗拒。永明中,遇疾,為(問)〔門〕律自序曰:「吾文章之體,多為世人所驚,汝可師耳以心,不可使耳為心師也。夫文豈有常體,但以有體為常,政當1>使常有其體。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2>,寄人籬下。」 〔注解〕 (1) 政當:即正當。 (2) 因循:遵循舊習而無所改動。〔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南史.卷三二.張列傳》
吾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自己的兄輩。晉.傅咸〈贈何王濟〉詩:「吾兄既鳳翔,王子亦龍飛。」唐.李白〈別中都明府兄〉詩:「吾兄詩酒繼陶君,試宰中都天下聞。」
三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年高德的長老。《周書.卷四五.儒林傳.序》:「洎高祖保定三年,乃下詔尊太傅燕公為三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