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斗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畫所用的冊頁,或稱一、二尺見方的字、畫作品。《儒林外史》第八回:「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詩詞,寫斗方,同諸名士贈答。」
立馬萬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彥伯,東晉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有逸才,為桓溫記室,太元初,官東陽太守。有《後漢紀》、《竹林名士傳》等。 (4) 會須:恰逢需要。 (5) 露布文:古代不封口的文書,可用於上書、告示、征討檄文、軍隊捷報等。 (6) 輟筆:停筆。輟,音 ㄔㄨㄛˋ。 (7) 俄:須臾、片刻,音ㄜˊ。〔參考資料〕 《魏志》(據《琱玉集.卷一二.聰慧》引)元瑜姓阮,名瑀,字元瑜,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名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名流、聞人、名士
起東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司馬:郡佐之屬。魏晉時為刺史屬官,掌理軍事。 (5) 新亭:亭名,或以為在今南京市東南。晉朝名士常遊宴於此。 (6) 高靈:高崧,生卒年不詳,字茂琰,小字靈,晉廣陵人。少好學,善史傳,累遷吏部郎、侍中。 (7) 中丞:職官名,東漢以後為御史臺的長官。 (8) 祖:古代出行時祭祀路神稱為「祖」,後遂為設宴送行之稱。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
問柳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尋花問柳」。見「尋花問柳」條。01.唐.杜甫〈嚴中丞枉駕見過〉詩:「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亭。」(源)02.《孽海花》第三一回:「法國夫人只道他丈夫沾染中國名士積習,問柳尋花,逢場作戲,不算什麼事。」 
美景良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的時光,迷人的景色。參見「良辰美景」。《北齊書.卷一六.段榮傳》:「孝言雖黷貨無厭,恣情酒色,然舉止風流,招致名士,美景良辰未嘗虛棄,賦詩奏伎,畢盡歡洽。」
王士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王士禎出生於1634年,死於1711年,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又叫王漁洋,山東新城人。後人因避雍正諱,改名士正。乾隆賜名士禎,諡文簡,王士禎是清初文壇的領袖人物《名著一時的“神韻派”領袖》。 簡介他豐富的詩作和筆記小說,也為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相當驚人的材料。他在 1685年考上進士,官職是楊州司理,後來轉侍讀,又升禮部主事,累官至刑部尚書。他相當善長古文,及工詞。與朱彝尊並稱朱王。後來因受王五案牽...
東山之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司馬:郡佐之屬。魏晉時為刺史屬官,掌理軍事。 (5) 新亭:亭名,或以為在今南京市東南。晉朝名士常遊宴於此。 (6) 高靈:高崧,生卒年不詳,字茂琰,小字靈,晉廣陵人。少好學,善史傳,累遷吏部郎、侍中。 (7) 中丞:職官名,東漢以後為御史臺的長官。 (8) 祖:古代出行時祭祀路神稱為「祖」,後遂為設宴送行之稱。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
倚馬立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彥伯,東晉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有逸才,為桓溫記室,太元初,官東陽太守。有《後漢紀》、《竹林名士傳》等。 (4) 會須:恰逢需要。 (5) 露布文:古代不封口的文書,可用於上書、告示、征討檄文、軍隊捷報等。 (6) 輟筆:停筆。輟,音 ㄔㄨㄛˋ。 (7) 俄:須臾、片刻,音ㄜˊ。〔參考資料〕 《魏志》(據《琱玉集.卷一二.聰慧》引)元瑜姓阮,名瑀,字元瑜,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遺臭千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遺臭萬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遺臭萬年」原作「遺臭萬載」。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類是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志人小說。劉義慶(西元403∼444),南朝宋彭城人。為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為人寡欲恬淡,雅好文史,不少的文人名士都聚集在他門下。著有《幽明錄》、《宣驗記》、《世說新語》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政局動盪,許多文人名士不能重務實而崇尚清談,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