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天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後台灣的反日團結台灣民眾黨、台灣新民報等,他是無役不與,得以結交台灣社會運動先進,……儼然躋身於名士之林。」1931年,赴上海,就讀國醫學院,因遇一二八松滬戰役,輟學返鄉,因此,最高學歷為「公學士」——公學校畢業之意,並不影響他在事業及文學上之成就。自日本輟學歸來後,擔任興業信用組合(今三信)及「台灣新民報」總經銷兼通訊記者。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後,日警加緊搜捕異議份子,在東港事件之後,又泡製旗後事件,王天賞在該事件被捕繫獄一年,作「幽窗集」述獄中心情。戰後,被任命為高雄市教育科長兼社會課長,兼任「國聲報...
謝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晉」陽夏人,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出身名門大族,祖父謝衡以儒學知名,官至國子祭酒;父親謝裒,官至太常卿。謝安年輕時就思想敏銳深刻,舉止沉著鎮定,風度優雅流暢,能寫一手漂亮的行書。東晉初年的不少名士如王導、桓彝都很器重他,少年時就有重名。然而謝安並不想憑藉出身、名望去獵取高官厚祿。東晉朝廷先是徵召他入司徒府,接著又任命他為佐著作郎,都被謝安以有病為藉囗推辭了。後來,拒絕應召的謝安乾脆隱居到會稽的東山,與王羲之、許詢、支道林等名士...
倚馬之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彥伯,東晉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有逸才,為桓溫記室,太元初,官東陽太守。有《後漢紀》、《竹林名士傳》等。 (4) 會須:恰逢需要。 (5) 露布文:古代不封口的文書,可用於上書、告示、征討檄文、軍隊捷報等。 (6) 輟筆:停筆。輟,音 ㄔㄨㄛˋ。 (7) 俄:須臾、片刻,音ㄜˊ。〔參考資料〕 《魏志》(據《琱玉集.卷一二.聰慧》引)元瑜姓阮,名瑀,字元瑜,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袁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792年〉。袁枚提倡吃豆腐,他說豆腐可以有各種吃法,什麼美味都可以入到豆腐裏。有一天,杭州有一個名士,請他吃豆腐,是用豆腐和芙蓉花烹煮在一起的。豆腐清白如雪,花色艷似雲霞,吃起來,清嫩鮮美,嘆為觀止。袁枚急請教做法。主人秘不肯傳,笑道:“古人不為五斗米折腰,你肯為豆腐三折腰,我就告訴你。”袁即席折躬,躬畢大笑,說;“我今為豆腐折腰矣!”主人告訴他這個菜叫“雪霞美”,以豆腐似雪,芙蓉如霞而得名,並告訴他如何烹調。袁枚歸家後如法炮製。毛俟園吟詩記此事雲:“珍味群推郇令庖,黎祁尤似易牙調,誰知解組陶元亮,為此曾經一折腰。”...
期頤之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壽、高壽。《南齊書.卷三二.褚炫傳》:「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聊齋志異.卷一○.席方平》:「今送汝歸,予以千金之產,期頤之壽,于願足乎?」
勾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引誘、勾搭。《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南京城裡是何等地方!四方的名士還數不清,還那個去求婦女們的詩文?這個明明借此勾引人!」
窀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墓穴。《後漢書.卷五七.劉陶傳》:「死者悲於窀穸,生者戚於朝野。」《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將軍已去,悵大樹之飄零;名士高談,謀先人之窀穸。」
談言微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於言辭的人,談話隱含義旨,洞悉事理。《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儒林外史》第一○回:「范學臺幕中查一個童生卷子,尊公說出何景明的一段話,真乃:『談言微中,名士風流。』」
活剝生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生吞活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生吞活剝」一語從字面來看,原本是將食物不加烹煮,直接吞食的意思。這個成語最早被用在作品的借用。唐朝李義府曾作一首詩:「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迴雪影,好取洛川歸。」那時有棗強縣尉張懷慶,向來喜歡剽竊名士詩文,他就在這首詩的每一句前面,分別添加上「生情」、「出意」、「照鏡」、「時來」,變成:「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雲作舞衣。照鏡自憐迴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當成自己的詩作。雖然說詩歌的創作免不了會有重複或雷同的字句出現,但張懷慶這種直接照抄的情形卻引起人們的不滿。由於王昌齡的詩句和郭正一的文辭在當時也經常被模仿、剽竊,因此人們便用「活剝王昌齡」、...
孟嘉落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孟嘉在宴席上雖被風將帽子吹落,仍顯得灑脫風流。見《晉書.卷九八.桓溫傳》。後形容才子名士的瀟灑儒雅、才思敏捷。也作「落帽孟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