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女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歌舞妓或樂妓。《新唐書.卷二二.禮樂志十二》:「山南節度使于頔又獻順聖樂,曲將半,而行綴皆伏,一人舞於中,又令女伎為佾舞,雄健壯妙,號孫武順聖樂。」《三國演義》第七八回:「每日設祭,必令女伎奏樂上食。」也作「女妓」。
受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稟性。《梁書.卷三八.賀琛傳》:「受生不飲酒,受生不好音聲,所以朝中曲宴,未嘗奏樂也。」晉.陸機〈豪士賦.序〉:「游子殉高位于生前,志士思垂名于身後,受生之分,唯此而已。」
抱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起源於亞洲,流行於希臘。手持於胸前撥奏,琴體是個方形或圓缽形的空心體,弦大多由羊腸或馬腸拉製而成,弦數四至十二條不定。
鋼琴二重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位演奏者共用一架鋼琴或各用一架鋼琴來彈奏樂曲。為英語piano duet的意譯。二人共用一架琴,稱為四手聯彈。以二架琴合奏,稱為雙鋼琴。
皮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於維吾爾族,管身用蘆葦製作,上端由兩塊木片將葦管壓扁,與管身成十字形,再將吹嘴修製成簧片,管身正面開八個方形按音孔,流行於新疆南部的和闐、麥蓋提地區,音色沉厚優美。
呂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地方戲曲。從說唱形式的山東琴書發展而成,以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因演奏時在琴弦上捋上捋下,所以惠民地區人稱為「捋戲」,用文字書寫,便定名為「呂劇」。
木嗩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於維吾爾族。歷史久遠,新疆克孜爾石窟寺裡的壁畫中有伎樂人吹奏嗩吶的形象,可能是其前身。現代木嗩吶通體由整木鏇製,下成喇叭口狀,全長約四十公分,管身開七個按音孔,音色圓潤,稍帶鼻音,通體刻有各種花紋和圖案,別具特色。也稱為「蘇爾奈」。
牌子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曲藝。是將若干民歌小調與曲藝曲牌串連演唱構成,一般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北方以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南方則以琵琶、揚琴、二胡為主。
滬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上海、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的地方戲劇。前身為上海灘黃,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定名為「滬劇」。唱腔豐富,曲調優美。伴奏樂器以琵琶、揚琴、南胡、笛、笙等為主。也稱為「申曲」。
吹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演奏樂器。元.喬吉《揚州夢.楔子》:「近日梨園中討得一個歌妓,年方一十三歲,善能吹彈、歌舞,名曰好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日日雇了天字一號的大湖船,擺了盛酒,吹彈、歌唱俱備。」也作「吹打」。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