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茶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茶館。唐.張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詩一○首之八:「菊地纔通履,茶房不壘階。」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纔離瓦市,恰出茶房,迅指轉過翠紅鄉,回頭便入鶯花。」也稱為「茶坊」、「茶局子」。
彈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喻輕易、容易。《三國演義》第五一回:「卻說周瑜、魯肅回,肅曰:『都督如何亦許玄德取南郡?』瑜曰:『吾彈指可得南郡,落得虛做人情。』」
啟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勞駕、偏勞。《水滸傳》第四九回:「啟動戴院長,到山裡走一遭。」
紮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屯駐營。《三國演義》第七二回:「操心怯,拔退三十里,就空闊處紮營。」
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群眾失去首領,即不能有所行動。《水滸傳》第六○回:「當晚二更時分,天色微明,十五個頭領,都在中納悶。正是: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嗟咨歎惜,進退無措。」《西遊記》第七七回:「那城裡一個小妖兒也沒有了。正是『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他見佛祖收了妖王,各自逃生而去。」
捻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隻很重要的武力。 平定清政府在這個地方的控制原本就很薄弱,地方民眾為了自身的安危,往往築成堡壘(圩)以自衛。捻亂爆發後,為了躲避政府額外的稅收和官員無度的需索,地方民眾往往願意與同鄉之誼的捻軍合作。叛亂的捻軍得到地方自衛武力的支持,使得清政府一直到同治七年(一八六八)才能徹底將他們平定。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捻亂英文關鍵字:Nien rebellion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263-265。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跣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著腳,沒穿鞋襪。《大宋宣和遺事.貞集》:「有小兒三人,自梁棟中循柱而下,弓矢在手,跳躍笑話,皆毳衣跣足。」《三國演義》第三○回:「聞說許攸私奔到,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
有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謝他人代自己做事,有所勞累的客氣話。《水滸傳》第三三回:「不想驚動知府,有勞都監下臨草,花榮將何以報。」也作「有累」。
肢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四肢。《淮南子.天文》:「孔竅肢體,皆通於天。」《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早有人來濮陽報呂布,說曹操被火燒傷肢體,到身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促使對方注意的吆喝聲。《戲考大全.珠簾》:「呔!將珠寶留下,放你過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