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8.66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鳳毛麟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稀罕珍貴的人、物。明.汪訥《種玉記》第二九齣:「駙馬是鳳毛麟角,公主是玉葉金枝,在釣惟緡,果然是王侯之配。」也作「麟角鳳毛」。
枕戈待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雞起舞,刻苦自勵。元帝時為豫州刺史,渡江擊楫,誓復中原,率師與石勒相持,黃河以南,盡為晉土。後由於朝大臣不和,奧援不力,遂憂憤而死。逖,音ㄊ|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六二.劉琨列傳》
星羅棋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四○.班彪列傳上》固字孟堅。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自為郎後,遂見親近。時京師脩起宮室,濬繕城隍,而關中耆老猶望朝西顧。固感前世相如、壽王、東方之徒,造搆文辭,終以諷勸,乃上〈兩都賦〉,盛稱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賓淫侈之論。其辭曰:……爾乃盛娛游之壯觀,奮大武乎上囿,因茲以威戎夸狄,燿威而講事。命荊州使起鳥,詔梁野而驅獸,毛群內闐,飛羽上覆,接翼側足,集禁林而屯聚。水衡虞人,理其營表,種別群分,部曲有署。罘罔1>連紘2>,籠山絡野,列卒周匝3>,星羅雲布。於是乘(鑾)輿備法駕,帥群臣,披飛廉,入苑門。遂繞酆、鎬,歷上蘭,六師發冑,百獸駭...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專掌內命,典司詔誥的官吏。 (10) 出典同州:出任為同州刺史。典,掌管。 (11) 中外:朝內外。 (12) 徊翔臺閣:歷任尚書多年。徊翔,來往出入。臺閣,朝、廟堂,指擔任顯耀官職。 (13) 赫奕:光明顯耀的樣子。指官位高貴。 (14) 聲色:淫靡的音樂與美色,泛指荒嬉娛樂之事。此指歌妓。 (15) 甲第:豪門貴族的宅第。 (16) 乞骸骨:請求告老還鄉。舊稱大臣辭官,言使骸骨得歸葬鄉土。骸,音ㄏㄞˊ。 (17) 薨:音ㄏㄨㄥ,稱古代諸侯或大官的死亡。 (18) 欠伸:張嘴哈氣伸懶腰。 (19) 偃:音|ㄢˇ,倒臥。 (20) 邸舍:客棧、旅館。邸,音ㄉ|ˇ。 ...
草木皆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堅1>與苻融2>登城而望王師3>,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4>上草木,皆類人形,顧5>謂融曰:「此亦勍敵6>也,何謂少乎!」憮然7>有懼色。初,朝聞堅入寇,會稽王道子以威儀鼓吹求助於鍾山之神,奉以相國之號。及堅之見草木狀人,若有力焉。 〔注解〕 (1) 堅︰苻堅(西元338∼385),字永固,氐族。任用王猛,修明國政,為五胡中最強盛的國家。猛卒,大舉侵晉,與謝玄等戰於肥水,大敗而還,後為姚萇所殺。 (2) 苻融:苻堅之弟。生卒年不詳。 (3) 王師:指晉朝軍隊。 (4) 八公山:山名。地在今安徽省鳳臺縣東南肥水之北。 (5) 顧:回頭。 (...
侃侃而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論語.鄉黨》中,門人記載了孔子問政的情形,描述孔子在朝中與下大夫談話,顯得從容不迫;而和上大夫談話,則表現得和悅直言的樣子;若是國君在場,就保持恭敬而安和的態度。說明了孔子在朝上,能視彼此地位的尊卑,而表現出合適的言行舉止。後來原文中的「侃侃如也」演變成「侃侃而談」這句成語,用來形容說話從容不迫的樣子。
劍拔弩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諶,音ㄔㄣˊ。 (3) 署:暫代或試充某種職務。 (4) 郎吏:職官名。又稱郎官。秦、漢時,掌宮侍衛。 (5) 大司馬:職官名。周代為主掌武事之官,漢代則為三公之一,後世也常以大司馬稱兵部尚書。 (6) 弛兵:放下兵器、收兵。(二) 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王右軍書如謝家弟子,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王子敬書如河洛間少年,雖有充悅,而舉體沓拖,殊不可奈。……崔子玉書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有絕望之意。師宜官書如鵬羽未息,翩翩自逝。韋誕1>書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 〔注解〕 (1) 韋誕:字仲將,三國時魏人,生卒年不詳。是著名的書法家和製墨家。
雪泥鴻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鴻雁踏過雪泥遺留的爪痕。語本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比喻往事所遺留的痕跡。清.黃宗羲〈王九公邀集湖舫同毛會侯許霜巖王獻祝兒〉詩:「雪泥鴻爪知無定,相對那能不黯然。」也作「飛鴻踏雪」、「飛鴻雪爪」、「飛鴻印雪」。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異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書思慕闕,願親帷幄,帝不許。後人有章言異專制關中,斬長安令,威權至重,百姓歸心,號為「咸陽王」。帝使以章示異。異惶懼,上書謝曰:「臣本諸生,遭遇受命之會,充備行伍,過蒙恩私,位大將,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國家謀慮,愚臣無所能及。……臣以遭遇,託身聖明,在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過差,而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誠冀以謹敕,遂自終始。見所示臣章,戰慄怖懼。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緣自陳。」詔報曰:「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六年春,異1>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丈夫。霍光聽了雖然大為震驚,但還是隱瞞下來。霍光死後,有人將此事密告皇帝,霍光的妻子便意圖謀反,被朝派兵圍捕,霍氏族人因此被誅殺殆盡。班固在《漢書》裡評論霍光,說他對漢室的功勞,雖然比古代的賢臣周公、伊尹還要大,但是「不學亡術」,未能精通書中的道理,用不適當的方法處理事情,所以隱瞞妻子的陰謀,並立了女兒為后,終於導致滅門的結局。「不學無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以指不知研習經典,並從中獲取經驗與知識,以致行為處事有所偏頗或錯誤;後則泛指人未經學習而沒有學問才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