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6.13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管窺蠡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職位,毅奔趙,封為望諸君,後卒於趙。 (3) 秦: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居大丘,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二二一年)統一天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4) 李斯:?∼西元前208,字通古,楚國上蔡人。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後受秦始皇重用,入秦為相。秦統一天下後,主張廢封建,定郡縣,行禁書令,統一文字。後為趙高所害,腰斬於咸陽市。 (5) 酈食其:號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曾謁劉邦,說陳留,又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
江心補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曲突薪、未雨綢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一種用竹板鞭打的刑罰。[例]笞、杖、、流、死為五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煙囪。如:「煙突」、「曲突薪」。元.盧琦〈漁樵共話圖〉詩:「我渴魚可羹,爾歸突未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情況。如:「現狀」、「慘狀」。《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會瑜已肅母到吳,肅具以狀語瑜。」
一勞永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一次的勞苦,即能獲得永久的安逸。《明史.卷二○四.曾銑傳》:「此一勞永逸之策,萬世社稷所賴也。」《老殘遊記》第一四回:「如果可以一勞永逸,何不另酬一筆款項,把百姓遷出去呢?」也作「一勞久逸」。
出水芙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之為江左第一。性好山水,肆意遨遊,所至輒為題詠,以致其意。其詩開創山水寫實派風格。初為太尉參軍,後廣州,有詩傳世。 (3) 顏:顏延之(西元384∼456),字延年,南朝宋琅邪臨沂人。少孤貧,好讀書,無所不覽。入宋,初為太子舍人,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文章冠絕當時,與謝靈運齊名,世稱顏謝。 (4) 錯彩鏤金:指雕繪工麗或形容詞藻華麗精美。見「錯彩鏤金」。
墮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衰落、零落。《荀子.富國》:「壞墮落,必反無功。」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常。見「二三其德」。 (5) 秦:春秋時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居大丘,地約在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到了戰國孝公時定都咸陽,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6) 令狐之盟:春秋魯成公十一年,秦、晉兩國因為邊界問題在令狐這個地方訂立的盟約。令狐,春秋時晉地,故城約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 (7) 三公: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 (8) 三王:指楚成王、楚穆王、楚莊王。 (9) 出入:結交來往。 (10) 唯利是視:一心一意只追求利益。 (11) 不穀:不善,古代君侯之謙稱。此處指楚國君王。...
安居樂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序》:「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各安其居而樂其業。」謂人民生活安定和樂,且喜好自己的工作。《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皆歸心於我矣。」《醒世恆言.卷六.小水灣天狐詒書》:「一家正安居樂業;不想安祿山兵亂,潼關失守,天子西幸。」也作「樂業安居」、「安土樂業」、「安家樂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