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9.02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散,沒有安身的住所。《醒世姻緣傳》第一七回:「通州的百姓全靠了這個過活,並無一個流離失所的人。」
合浦珠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合浦珠還」條。 01.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三.辨誤》:「《古今詩話》:『羊方諤上廣守詩:鱷惡溪韓吏部,珠還合浦孟嘗君。』」 02.《野叟曝言.第三七回》:「聞未家只有兩女,其幼者已沉西湖,生死未卜;方纔老伯說是兩位小姐,想已珠還合浦矣?」 參考詞語︰合浦還珠注音︰ㄏㄜˊ ㄆㄨˇ ㄏㄨㄢˊ ㄓㄨ漢語拼音︰hé pǔ huán zhū釋義︰即「合浦珠還」。見「合浦珠還」條。 01.元.王舉之〈折桂令.簿書中暫駐行車曲〉:「賦溫潤荊山進玉,吐宮商合浦還珠。」 02.明.謝覺《四喜記.第三六齣》:「合浦還珠喜不勝,小星恰合古人情。」
汲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憂惶不安的樣子。《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植以前過,事事復減半,十一年中而三都,常汲汲無歡,遂發疾薨。」
仿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樣效法。清.孫岳頒《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七.論書七.元韓性論書》引《書則》:「古之學者殫精神,縻歲月,臨摹仿效,終老而不厭。」也作「仿傚」、「倣效」、「倣傚」。
大逆不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逆不道」原作「大逆無道」。秦朝末年,各地紛紛舉兵抗秦,最後則形成劉邦和項羽互相爭霸的局面。當初項羽和項梁在起兵之初,為了號召反秦的需要,擁立一個傀儡皇帝楚懷王,各處抗秦的義軍也都尊懷王為義帝。項羽表面上是尊崇懷王,但實際上卻不聽從懷王的命令。不但自己稱號為西楚霸王,並且強迫義帝遷到長沙,後來更加以殺害。漢王聽聞義帝被殺,心裡非常難過,於是為義帝舉辦喪事,同時公開指責項羽「大逆無道」,意思就是說罪行重大,嚴重違反應有的君臣倫理。後來「大逆不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違反倫常,罪惡深重。
老成持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成」:《詩經.大雅.蕩》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雖無老成人1>,尚有典刑2>。曾是莫聽,大命以傾。 〔注解〕 (1) 老成人:德高望重的長者。 (2) 典刑:舊法、模範。 2、「持重」:#《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1>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後睢陽。嘗受《韓子》、雜家說於騶田生所。事梁孝王為中大夫。吳2>楚3>反時,孝王4>使安國5>及張羽6>為將,扞7>吳兵於東界。張羽力戰,安國持重,以故8>吳不能過梁。吳楚已破,安國、張羽名由此顯。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七三.韋賢傳》。 (2) 吳:指吳王劉濞(西元前215∼154),西漢沛縣...
喬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搬遷、遷居、遷、燕、鶯遷
不寒而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吏民重足一跡。而平氏朱彊、杜衍、杜周為縱牙爪之吏,任用,遷為廷史。軍數出定襄1>,定襄吏民亂敗,於是縱2>為定襄太守。縱至,掩3>定襄獄中重罪輕繫4>二百餘人,及賓客昆弟私入相視亦二百餘人。縱一捕鞠5>,曰「為死罪解脫」6>。是日皆報殺7>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8>佐吏為治。 〔注解〕 (1) 軍數出定襄:指定襄歷經幾次兵禍。數,音ㄕㄨㄛˋ,屢次。 (2) 義縱:?∼西元前117,西漢河東人。漢武帝時,其姊治瘉后病,縱遂獲官職。為官直法行治,嚴刑峻罰,不避貴戚。後因事犯武帝,被處死。 (3) 掩:拘捕。 (4) 重罪輕繫:重罪輕判。 (5) 鞠:同「鞫」,審問。 (6)...
疑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無法確信而產生的憂慮。《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論曰》:「謀夫回遑,猛士疑慮,遂西河四郡之人,雜寓關右之縣。」《三國演義》第一八回:「劉表疑慮,不肯同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草編成的覆蓋物。清.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再北城,所居止三席地,其左無壁,覆之以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