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7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鄭愁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頒藝術碩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中文講師。鄭愁予的童年時期正值對日抗戰,跟隨著父親的轉戰,遷於大江南北。由於見證了戰爭裡人民的苦難,自言傳統仁俠精神深深啟發他年少時的心靈。因此,這段動盪不安的亂世生存經驗,使期詩充盈著軍旅生活的題材、流浪意識和俠者精神。來到台灣後。曾任職於基隆港務局,並經常出海航行,與航海相關的事物便成了詩裡普遍的意象。鄭愁予成名甚早,從台灣詩壇流傳的「浪子詩人」稱號,或「鄭愁予傳奇」的讚譽,便可知他就像詩壇上一顆迷人而閃亮的星子。就目前的創作表現而言,鄭愁予的詩風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詩風婉約...
馬革裹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馬革裹屍」之典源,提供參考。 #《東觀漢記.卷一二.馬援列傳》援振旅京師,賜車一乘。援曰:「方今匈奴1>、烏桓2>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3>,以馬革裹尸4>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注解〕 (1) 匈奴:秦漢時北方的游牧民族。 (2) 烏桓:古代民族之一。本屬東胡,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餘眾退保烏桓山(今熱河省境內),因以為號。漢獻帝建安年間,居內地,與漢人融化。或作「烏丸」。 (3) 邊野:邊遠的地方,指戰場。 (4) 尸:死人的軀體。「尸」同「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
禮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五十三·列傳第二十三·景十三王傳》“魯恭王餘以孝景前二年立為淮陽王。吳、楚反破後,以孝景前三年王魯。”“恭王初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宮,聞鐘磬琴瑟之聲,遂不敢復壞,於其壁中得古文經傳。”《移書讓太常博士》「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於壞壁之中,逸禮有三十九篇,書十六篇。」,其中十七篇與《儀禮》相同,《奔喪》、《投壺》見於另外四十篇中,禮家將其錄於《禮記》之中,得以流傳,而其余篇章,因為藏之秘府,世人難得一見,後來散逸不傳,稱為“逸《禮》”。朱熹撰有《朱子家禮》一書,他認為“《禮記》只是解《儀禮》”《...
單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上》:「匈奴單于曰頭曼,頭曼不勝秦,北。」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之三:「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道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孝公卒,遂被車裂而死。 (2) 秦:周朝國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以為附庸。嗣後屢經遷,至秦襄公始立國。傳至秦孝公時定都咸陽,國勢日益富強,為戰國七雄之一。迨始皇統一中國,乃代周而有天下。 (3) 諱:避開、顧忌。 (4) 私:偏愛、袒護。 (5) 黥劓:音ㄑ|ㄥˊ |ˋ,古代刑罰名。黥,在犯人面、額等處刺字塗墨。劓,將犯人鼻子割去。 (6) 期年:一周年。期,音ㄐ|。 (7) 兵革:指兵器及甲冑等軍械裝備。〔參考資料〕另可參考:《韓非子.內儲說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成功高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遂採非常之二部製教學,並增設平房教室十間,校舍乃得以勉強敷用。1950年行政專校及南方資料館亦先後移,乃恢復全日上課。1951年5月17日成功中學第一屆全校運動會。1952年秋季奉令施行生活中心教育實驗,試辦課程教育及訓導各層面之革新。至1961年奉令專辦高中教育時方告截止。1953年7月6日參加臺北市五省立中學(臺灣省立臺北建國中學、臺灣省立[[北一女中|臺北第一女子中學]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臺灣省立臺北成功中學, 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中學)聯合招生(臺北區公立高級中學聯合招生前身),承辦女生組考試。19...
左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降職、貶官。古人尊右而卑左,故稱官吏被貶降職為「左遷」。《三國志.卷二二.魏書.盧毓傳》:「雖聽毓所表,心猶恨之,遂左遷毓,使將民為睢陽典農校尉。」唐.白居易〈琵琶行.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也作「左降」、「左轉」。
楊貴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塋”,其父楊玄琰墓在閿鄉。另據新、舊《唐書》記載,公元613年,楊玄感參與反隋,兵敗自殺。楊氏家族居閿鄉,30年後,楊玄琰及其弟楊玄圭、楊玄璬先後在閿鄉誕生,並度過了少年時代,青年時期他們先後走入仕途,離開原籍。,另一說為陝西華陰http://www.wnnews.cn/culture/2010/0927/whmr_956.html 華陰市地方名人:楊玉環 隋朝皇室後裔,父親是蜀州司戶楊玄琰。她10歲時喪父,被叔父楊玄璬收養。16歲時(開元二十三年)(733年),楊氏嫁給唐玄宗|玄宗之子壽王李瑁。李瑁的母親貞順皇後...
逐水草而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因居於半乾燥地區,當一地的水草食盡後,必須遷到另一地放牧,故稱為「逐水草而居」。
大眾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也會尋求大眾爺幫助。大眾爺是臺灣特殊的民間信仰,深入民間、隨處可見,也為臺灣早期分類械鬥、族群遷的歷史留下見證。(註1,2) 臺灣較有名的大眾爺廟 新莊大眾爺廟清道光21年(1841)臺北盆地發生閩粵械鬥,這次械鬥中陣亡的孤魂,全部奉祀於此。最初僅奉祀文武大眾爺,後來才供奉地藏王,農曆5月1日是新莊大眾爺的平安祈福祭日,也是新莊一年一度的盛大廟會。(註3) 南投集集大眾爺祠清朝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於彰化起事反清,當地舉人陳肇興潛匿於「集集堡」(現南投集集鎮),並於同治二年招集兵馬效忠清軍,打敗來犯的戴軍。後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