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5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恨在心,而外表不顯露。《論語.公冶長》:「匿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後悔而心生恨。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九.謠言》:「自後有貴賤、貧富、長幼、妍醜匹配之不齊者,各生悔。」
世罵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咒罵當世的習俗。《紅樓夢》第一回:「則知作者本意原為記述當日閨友閨情,並非世罵時之書矣。」
虛恭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表恭敬,內心卻是忿。北周.庾信〈謝明皇帝賜絲布等啟〉:「瘠子羸孫,虛恭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備、埋。例:考試考毋好應該愛檢討自家,怪先生題目出忒難係無用个。(考試考不好應該要檢討自己,埋老師出題太難是沒有用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恨。因為委屈而覺得悲傷、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的忿恨。《左傳.哀公元年》:「秋八月,吳侵陳,脩舊也。」《三國演義》第二三回:「丞相若記舊,安肯使某來結好將軍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致仇。《國語.晉語一》:「以寵賈,不可謂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屆婚齡欲結婚,但卻無對象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內無女,外無曠夫。」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二七齣:「臣聞內無女,外無曠夫,乃聖人之政。」
急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窘迫而忿恨不平。《紅樓夢》第一回:「再兼上年驚嚇,急忿痛,已有積傷,暮年之人貧病交攻,竟漸漸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