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盜怨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奸邪者怨恨正直的人。漢.劉向《說苑.卷一○.敬慎》:「盜怨主人,民害其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也作「盜憎主人」。
|
神怒人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為非作歹,罪大惡極,引起眾怒。《晉書.卷七七.殷浩傳》:「神怒人怨,眾之所棄。傾危之憂,將及社稷。」也作「神怒民痛」、「神怒民怨」。
|
寄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借他人之手以報己怨。《戰國策.齊策五》:「寄怨而誅不直,微用兵而寄於義,則亡天下可跼足而須也。」
2.借公事以洩私憤。《宋史.卷三七八.綦崇禮傳》:「再入翰林凡五年,所撰詔命數百篇,文簡意明,不私美,不寄怨,深得代言之體。」
|
絲恩髮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很細微的恩怨。《資治通鑑.卷二四五.唐紀六十一.文宗太和九年》:「是時李訓、鄭注連逐三相,威震天下,於是平生絲恩髮怨,無不報者。」
|
交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怨、交惡。《新唐書.卷一二二.郭元振傳》:「烏質勒之將闕啜忠節與娑葛交怨,屢相侵。」《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唐主探問得二將交怨,卻密地將蠟書招誘,重進反叛。」
|
怨氣滿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積怨很深。《後漢書.卷三七.丁鴻傳》:「小民吁嗟,怨氣滿腹。」
|
狂魂怨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冤死而含怨作祟的鬼魂。《三國演義》第九一回:「孔明曰:『此乃我之罪愆也。前者馬岱引蜀兵千餘,皆死於水中;更兼殺死南人,盡棄此處,狂魂怨鬼,不能解釋,以致如此。吾今晚當親自往祭。』」
|
撅皇城,撾怨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御狀。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三折:「我拚的撅皇城,撾怨鼓,插狀子。」也作「撅皇城打怨鼓」。
|
媒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致怨恨。唐.韓愈〈知名箴〉:「欺以賈憎,揜以媒怨,女曾不寤,以及於難。」《宋史.卷三五五.列傳第一一四.呂嘉問》:「嘉問奉法不公,以是媒怨。」
|
怨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備怪罪。例:考試無考好,係自家愛檢討,毋好緊在該怨怪先生考忒難。(考試沒考好,自己要檢討而不要一直怪老師考太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