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家。《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貫高家知其謀,乃上變告之。於是上皆井逮捕趙王、貫高等。」《抱扑子.外篇.詰鮑》:「伯柳達讎人,解狐薦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責怪、不抱。如:「遇上這種事,我不別人,只自己沒有睜大眼看清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恨悲嘆。《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王景傳》:「兗、豫百姓歎,以為縣官恆興佗役,不先民急。」唐.唐彥謙〈和陶淵明貧士〉詩七首之三:「聽之不能寐,中有歎音。」
囂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聲載道」。見「聲載道」條。01.元.貢師泰〈上虞縣覈田記〉:「一切軍資,悉取於民,重輕失當,囂載道。」怨讟"> 
神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民沸騰,人神共憤。《晉書.卷七八.孔愉傳》:「天罰既集,罪人斯隕,王旅未加,自相魚肉。豈非人神怒,天降其災!」唐.辛替否〈諫造金仙玉真雨觀疏〉:「奪百姓之食以養殘兇,剝萬人之衣以塗土木,於是人神怒,眾叛親離,水旱不調。」
白華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幽王娶申女為后,因得褒姒而黜申后,周人遂作詩以刺之。見《詩經.小雅.白華序》。後比喻女子失寵的哀。《漢書.卷八五.谷永杜鄴傳.谷永》:「賤者咸得秩進,各得厥職,以廣嗣之統,息白華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個人利害關係而引發的仇。《左傳.昭公五年》:「為政者,不賞私勞,不罰私。」《三國演義》第二三回:「曹公王霸之志,必釋私,以明德於四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嫉妒。對才能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懷不平和恨。
盈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路都可聽到民,形容人民恨到達極點。《宋書.卷七四.列傳.臧質》:「敗道傷俗,悖亂人神,民盈塗,國謗彌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猜忌恨。《後漢書.卷三三.朱浮傳》:「兼負其功,嫌轉積。」《聊齋志異.卷六.小謝》:「與卿夙無嫌,何至以此相加?」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