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退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縮而退卻不前。《金史.卷一○九.陳規傳》:「平居則意氣自高,遇敵則首尾退縮。」
左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50~305)字太沖,西晉臨淄人。出身寒門,仕進不得意。善文辭,以十年之力撰成〈三都賦〉,時人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其詩意氣豪邁時含諷諭意味,筆力遒勁而有氣勢。
循次漸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序漸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循序漸進」原作「循次而進」,見於唐代文人韓愈的〈答竇秀才書〉。韓愈在給竇秀才的信中說道:你是個青年才俊,文采豐富,意氣風發。憑著如此優越的條件,當朝廷廣招人才時,應該可以獲得一官半職,即使未遇良好機緣,「循次而進,亦不失萬一於甲科」。也就是說,即使這樣平平穩穩,一步一步地來,至少登進士第是沒問題的。後來「循序漸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按照一定的次序與步驟逐漸推進。宋代大儒朱熹〈答邵叔義書〉一文中談到作學問的方法時便曾說道:「讀書窮理,積其精誠,循序漸進,然後可得,決非一旦慨然永歎,而躐等坐馳之所能至也。」意思就是說:作學問必須靠誠心誠意...
管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縝密的思考做出的決定,以最有利於齊國的方式達到最好的效果。記載中也常記載著桓公的想法,而桓公帶點意氣用事的態度正好可以跟管仲的穩重、深思熟慮做比較。(四)觀察入微最明顯的例子有二,一是老馬識途的例子;二是桓公欲伐衛的記載。前者是屬於生活中注意自身周遭的各種特性變化的實際例子,也是較表層的例子;後者則是屬於觀察「人」的部份,藉由觀察言行舉止來了解對方。由兩個觀察入微的例子可以讓我們看見管仲在政治上不乏精準的觀察力的原因,更了解認同到管仲的成功。(五)知己知彼,通曉心理接續著觀察入微而來就是知己知彼、通曉心理,透過仔細的...
張我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殊性,其模式不必然如生老病死的機械歷程;以「守墓犬」比喻傳統文人亦引起反彈,使得新舊文學論爭有的流於意氣之爭。參考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C%B5%E6%88%91%E8%BB%;http://www.tpc.gov.tw/web9305/about/about_008_03_001.html責任編輯:王上嘉
勤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忠誠懇切。唐.柳宗元〈銀青光祿大夫右散騎常侍輕車都尉宜城縣開國伯柳公行狀〉:「詞旨切直,意氣勤懇。」
扺掌而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極為歡洽的談話。《戰國策.秦策一》:「見說趙王于華屋之下,扺掌而談,趙王大悅。」《隋唐演義》第三七回:「兩人意氣相合,扺掌而談者三日。」也作「抵掌而談」。
負才使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恃有才華、才能,放任其意氣。《周書.卷三八.薛憕傳》:「憕既羈旅,不被擢用,然負才使氣,未嘗趣世祿之門。」也作「負才任氣」。
疏宕不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氣灑脫,放蕩不羈。《北史.卷三六.薛憕傳》:「憕早喪父,家貧,躬耕以養祖母,有暇則覽文籍。疏宕不拘,時人未之奇也。」
迥然不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迥然不同」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據《歷代詩話續編》引)1>韻有不可及者,曹子建是也。味有不可及者,淵明是也。才力有不可及者,李太白、韓退之是也。意氣有不可及者,杜子美是也。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鍾嶸2>《詩品》3>以〈古詩〉4>第一,子建5>次之,此論誠然。觀子建「明月照高樓」、「高臺多悲風」、「南國有佳人」、「驚風飄白日」、「謁帝承明廬」等篇,鏗鏘音節,抑揚態度,溫潤清和,金聲而玉振之,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與《三百五篇》異世同律,此所謂韻不可及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程允夫書〉其四。 (2) 鍾嶸:?∼西元518?,字仲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