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dilemma-based teaching)目錄1 定義2 起源與發展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係指教師於教學過程中,呈現道德兩難(dilemma)的題材,激發學生討論,從而改變學生的道德認知結構,提升學生道德認知層次和道德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法。 起源與發展此法則理論,主要來自皮亞傑(J.Piaget)道德發展理論和郭耳堡(L.Kphlber)道德發展理論。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發展是從不關切任何規範(無律期),到懼怕權力和權威而遵守規範(他律期),最後發展到能自動遵守規範和表達他所認定的規範...
批判思考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批判思考教學法(Critical thinking)1.1 內容1.1.1 有助提升批判思考能力的教師教學行為1.2 過程與內涵1.3 資料來源1.4 關鍵字 批判思考教學法(Critical thinking)指「著重在決定何者應當相信或應當去做的反應性、合理性思考」。也就是對問題能蒐集證據,並正確且合理地反省、分析與評價,據以引導出實踐行動的能力。 內容批判思考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於發展學生批判思考的意向,亦即要培養學生具有批判思考的態度與精神,養成質疑和評估的習慣。 有助
代間移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動生產力的世代持續其生存的唯一方法,老年對其子女依賴程度高。 工業化前期社會財富急速增加,教育程度提升,新舊世代之相對經濟能力勢必有很大差異,此時新世代對舊世代的經濟支援也相對重要。 現代社會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較成熟,在現代經濟體制之下,個人有能力透過長期投資的方式儲蓄老年經濟資本,不同年代間相對經濟能力差異減少。同時,現代國家民主化過程往往使國家必須以福利制度來換取民眾支持,這類制度上的改變都會對家庭內世代間資源分配的流量與數量造成影響,兩代或隔代間的經濟依賴程度大幅降低,彼此間較為獨立。註2 參考資料註1: 白懿淳著...
實質正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規定;但就學理或道理來講,其目的應在提昇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因此任何教育行政決定或行為的結果,如能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即具有實質正義;反之,如不能提昇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即不具實質正義。 實質正義舉隅教師法規定,教師必須有下列情形之一,方得被解聘。解聘教師如基於這些理由才符合實質正義。1. 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判決確定,未獲宣告緩刑者。2. 曾服公務,因貪汙瀆職經判刑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者。3. 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或因案停止職務,其原因尚未消滅者。4. 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5. 售禁治產之宣告,尚未撤...
直接教學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教學方法目錄1 理論基礎2 直接教學法的特性3 教學方法及其功能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理論基礎  此模式重點在於美國當時研究指出,學生成果系統的高低成就來自其教師之教學模式,因此發展出了一套教學方法,旨在提升團提的成績表現,也就是讓總體平均成績變高,然而此方法並非成就所有學生,也就是說即便總體的平均分數提高了,也不代表原本低分的學生分數會變高,有可能反而降低,只是其他學生成績上升幅度足以蓋掉低分的數據。 直接教學法的特性  強調老師對於學生之教學呈現一個直接的狀態,老師直接面對學生並講解之,將一個訊息透過課堂的時間...
補救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補救教學(remedial instruction)目錄1 定義2 延伸釋義3 模式4 中英文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定義係指針對學習低成就、低落或欠佳的學生,實施額外的教學時間,以提升其學習成就的一種教學方式。 延伸釋義由於學生具個別差異,學習能力不一,採用同樣的教材和教法,對某些同學可以學得很有成就,可是某些學生卻成為低成就,這種現象可能跟學生的智力、能力和學習態度有關,就教育的觀點而言,必須採取適切的方法,給予有效的協助和指導,補救教學被視為一種很好的措施。因此,世界各國都很重視補救教學的實施,即使在先進的美國,補救...
角落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糖、變成蝸牛......。再加上一點巧思,可讓孩子針對創作的角色編創故事,並且角色扮演,孩子在揉捏中提升手部運動,想像、觀察、創意表現等能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角落、活動、靜態、動態英文關鍵字: corner、Activity、static、Dynamic 參考資料林惠麗著。新編-幼兒營養與膳食, 2007年8月,頁8-28~8-37,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
組織變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功的變革,讓組織邁向成長之路,考驗著眾人的智慧。其簡明定義如下:為了因應組織外部環境的變化,或是想提升組織內部的績效,所進行的改革。(註一) 抗拒  一般抗拒變革的原因有幾點:(註一)缺乏信任:對於提案人的不信任或是缺乏明顯的威脅,若不謹慎處理將導致組織內部的猜疑和抗拒。相信變革是不需要的:組織內部認為缺乏變革需要,或過去成功的模式讓他們不想改變。相信變革不會成功:即使已發現問題所在,但認為新方案/模式可行性低。經濟威脅:涉及組織成員的工作穩定、薪資、福利。相關高成本:從事變革需要付出些成本,例如:程序改變、多付出心力...
紀曉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隆三十三年,授貴州都勻知府。但皇帝認為紀昀學問優勝,到外省做官不能盡其所長,將其留在身邊。同年四月,提升為侍學士。六月,因親家做官虧空庫銀,要被抄家,他秘密通風報信,事發後,被發配到新疆,佐助軍務。三年後召還,授編修,侍讀學士等職,受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慘澹經營13年,所編《四庫全書》告竣。在此期間,紀曉嵐由侍讀學士升任內閣學士,一度授兵部尚書。《四庫全書》告竣當年,遷禮部尚書。60歲後,曾五次掌都察院,三任禮部尚書。嘉慶八年,紀曉嵐80大壽,皇帝派員祝賀,並給予厚贈。旋拜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銜,兼理國子監事,官居...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是一種誤會,追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以往對「限制式寫作」的開發多集中於題型、題目上,對於其原理、原則的提升與歸納,則較少著墨,因此有時候會感覺到「限制式寫作」題目流於奇巧的變化,但卻迷而不知所歸。三、「限制式寫作」命題之原則以培養能力為最重要考量;包含句、段、篇的寫作;切合學生程度;切合學生興趣;結合範文教學;重視科際整合;重視思維訓練;重視應用文的寫作;應包含各種文體;宜善用圖表、小故事來引導學生。(一)以培養能力為最重要考量九年一貫課程最強調培養學生能力,而寫作能力可區分為「一般能力」(含觀察力、記憶力、聯想力、想像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