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線被遮而造成的陰暗形象。如:「人影」、「樹影」、「陰影」。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長驅直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挺進迅速,銳不可。《水滸傳》第一○七回:「自此盧俊義等無南顧之憂,兵馬長驅直入。」《蕩寇志》第二一回:「那廝若得了清真山,長驅直入,為患不小。」也作「長驅徑入」、「長驅而入」。
千變萬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周穆王》有一段記載:周穆王時,有一異人從西方極遠之國來,他能進出水火,穿透金石,使山川夷為平地,把城市遷到別處;能凌空而不會墜下,碰撞實物也不受阻。變化多端,無窮無極。周穆王對他非常敬畏,奉若神明。典源又見《列子.湯問》。其內容則是記載周穆王西遊時,遇到一個巧匠,他製作的木偶與真人無異,並且在巧匠的操控下跳起舞來,動作千變萬化,十分靈巧。周穆王見了非常驚異,稱讚工匠的技藝精巧,有如自然的化育。「千變萬化」就是直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變化無窮。
不謀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實就是告訴隗囂天下仍是屬於漢王朝,況且各路豪傑「咸稱劉氏,不謀而同辭」,這樣的形勢也是隗囂所不能阻的。後來「不謀而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先未經商量,而意見、行為卻一致,出現「不謀而合」的書證如晉.干寶《搜神記》卷二:「二人之言,不謀而合。」即用以描述有二人各自傳述其所見之石子岡靈異現象,兩人並不相識,但所說的內容卻相吻合,干寶藉以強調此說的真實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阻、攔阻。如:「遮」。《說文解字.辵部》:「遮,遏也。」《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超伏兵遮擊,盡殺之,持其使首以示謝。」
異想天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想天開」是指發出奇想天門開啟,這種想法是怪異的,所以叫「異想」。異想的結果自然是不符實際、不合事理。清代無名氏〈都門紀變百詠〉中,提到為抵禦外敵入侵北京城,有人就建議找些漁戶潛水去破壞鐵甲船,也有人建議挖深護城河,並挑運河水來灌注,使它深滿以抵敵人。這些不符實際,不合事理的建議當然是「異想天開」的想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竹木和茅草搭蓋而成的蓬架,有遮陽雨的功能。如:「涼棚」、「草棚」。唐.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詩:「餓烏窺食案,鬥鼠落書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車船或棚架上用以遮陽雨的物品。[例]車篷、船篷、斗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抵抗。如:「寡不敵眾」。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自度勢,實不敵之。」
結草啣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輔氏之役:發生在輔氏的戰役。輔氏,春秋晉國地名。 (2) 亢:同「抗」,抵禦、抵。 (3) 杜回:秦國有名的大力士,生卒年不詳。 (4) 躓:音ㄓˋ,遇阻礙而跌倒。 (5) 而:同「爾」,你。 (6) 治命:神智清醒時的遺命。 2、「銜環」: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據《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列傳》李賢注引)寶1>年九歲時,至華陰山2>北,見一黃雀為鴟梟所搏3>,墜於樹下,為螻蟻所困。寶取之以歸,置巾箱4>中,唯食黃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母5>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以白環四枚與寶:「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6>,當如此環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