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05.7186 ms
共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蕩檢踰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放蕩,不受禮法的約束。《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把他逼得房幃以內,生趣毫無,荊棘滿眼,就不免在外眠花宿柳,蕩檢踰閑。」也作「踰閑蕩檢」。
|
任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著性情恣意而為。《西遊記》第五回:「好大聖,搖搖擺擺,仗著酒,任情亂撞,一會把路差了。」《紅樓夢》第一九回:「父母亦不能十分嚴緊拘管,更覺放蕩弛縱,任情恣性,最不喜務正。」也作「任性」。
|
金貂換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阮孚任高官後,曾以代表身分地位的金貂換酒來喝。見《晉書.卷四九.列傳.阮籍》。後用以形容富貴者放蕩不羈。如:「他一向出手豪闊,興致一來,金貂換酒,一擲千金,絲毫不以為意。」
|
不學無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與燕王謀反失敗被誅。
(7) 處廢置之際:指昭帝崩後,欲立武帝孫昌邑王劉賀為帝。劉賀入宮後,行為放蕩淫亂,霍光與群臣力諫太后,廢昌邑王,另立武帝曾孫病已,是為宣帝。廢置,認為無用而擱在一邊。
(8) 擁昭立宣:擁立昭帝及宣帝。
(9) 師保:教輔太子之官職。
(10) 周公:姬旦(?∼西元前1105),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監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
(11) 阿衡:伊尹,名摯,商初賢相,生卒年不詳。輔湯伐桀,滅夏,遂王天下,湯尊之為阿衡。湯崩,其孫太甲無道,伊尹放諸桐宮,俟其悔過,再迎之復位。卒時,帝...
|
跅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蕩不檢點。《漢書.卷六.武帝紀》:「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
爛熳天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而非矩矱步武者。」長史即張長史,指的是盛唐時著名書法家張旭,他極好喝酒,酒後形骸放浪,意氣灑脫,放蕩不羈。而其字又如其人,揮灑之間,筆勢奇特奔逸、連綿迴繞,故有「草聖」之稱。岳珂評張旭之所以能為「草聖」,乃因其性格率真,不為傳統規矩所拘束,故能創造出新的風格。
|
清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狂放不羈。《文選.左思.魏都賦》:「僕黨清狂,怵迫閩濮。」唐.杜甫〈壯遊〉詩:「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
空囊羞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阮囊羞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晉時有個叫阮孚的人,他父親是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他雖有才學,但性情放蕩,經常蓬頭亂髮、衣衫不整,每天飲酒作樂,到處遊山玩水,過著貧窮但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到會稽山一帶遊玩,身上背著一個黑色袋子,有人問他袋子裡裝了什麼東西,他說:「我袋裡什麼都沒有,只裝了一文錢,以免空空的太難為情。」到了唐代,詩人杜甫在〈空囊〉詩中寫到:「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就是用阮孚這個故事來描述自己窮困的生活。後來「阮囊羞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錢財窘乏,經濟困難。
|
踰閑蕩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放蕩,不受禮法的約束。也作「蕩檢踰閑」。
|
雞群之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鶴立雞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竹林七賢」指的是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位名人。魏晉時期是個政局動盪的時代,許多人追求名利、攀附權貴,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些人為了表達對險惡政局的不滿,不願同流合汙,轉而追求放蕩或以清談為主的人生,而「竹林七賢」就是這種風尚的代表。嵇紹就是「竹林七賢」中嵇康的兒子,嵇康因罪被懲治,使得嵇紹在十歲時就失去了父親,而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為由,把嵇紹推薦給晉武帝,於是武帝就任命他為祕書郎。惠帝時,則在朝中擔任侍中一職。有一次都城發生了動亂,嵇紹跟著惠帝到蕩陰去平亂,不幸落敗,隨行的官員死傷慘重,餘者或降或逃...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