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9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儀教化。《書經.畢命》漢.孔安國.傳:「世有祿位,而無禮教,少不以放蕩陵邈有德者。」《孔子家語.卷三.賢君》:「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
帷薄不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家庭中男女淫逸,穢亂放蕩。《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坐汙穢淫亂男女亡別者,不曰汙穢,曰:『帷薄不修』。」《聊齋志異.卷五.念秧》:「如欲質之公庭耶?帷薄不修,適以取辱。」也作「不修帷薄」。
百結鶉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鶉衣百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鶉衣百結」係由「鶉衣」及「百結」二語組合而成。 「鶉衣」是出自《荀子.大略》。根據記載,孔子的弟子子夏富有文才,孔子死後,他到西河講學,魏文侯相當敬重他,尊他為師。雖然如此,他仍然甘於清苦的生活,衣服像鶉鳥短禿的尾巴一樣,破舊不堪。 「百結」則是出自晉.王隱《晉書》。根據記載,西晉初年時,有一個叫董京的人,常披頭散髮,放蕩不羈。每當他到洛陽街上行乞,便撿拾碎布結成衣服穿在身上,號稱「百結」,別人要給他好衣服他都不肯接受。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鶉衣百結」,用來形容衣服破爛不堪。
高陽酒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酈食其欲投效劉邦,被誤以為儒生而遭拒,遂自稱為「高陽酒徒」,始被劉邦所用。典出《史記.卷九七.酈生傳》。後泛指好飲酒而放蕩不羈的人。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也作「高陽公子」、「高陽狂客」。
淫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淫亂放蕩的婦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你這淫婦!順了奸夫,忍殺親子,這樣人留你何用?」《紅樓夢》第四四回:「為這起淫婦打老婆,又打屋裡的人,你還虧是大家公子出身,活打了嘴了。」
放浪無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放蕩不羈」。見「放蕩不羈」條。01.《石門文字禪.卷三.遇如無象於石霜如與睿廓然相好故贈之》:「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浪無羈人。」 
鶴處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鶴立雞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竹林七賢」指的是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位名人。魏晉時期是個政局動盪的時代,許多人追求名利、攀附權貴,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些人為了表達對險惡政局的不滿,不願同流合汙,轉而追求放蕩或以清談為主的人生,而「竹林七賢」就是這種風尚的代表。嵇紹就是「竹林七賢」中嵇康的兒子,嵇康因罪被懲治,使得嵇紹在十歲時就失去了父親,而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為由,把嵇紹推薦給晉武帝,於是武帝就任命他為祕書郎。惠帝時,則在朝中擔任侍中一職。有一次都城發生了動亂,嵇紹跟著惠帝到蕩陰去平亂,不幸落敗,隨行的官員死傷慘重,餘者或降或逃...
不學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與燕王謀反失敗被誅。 (7) 處廢置之際:指昭帝崩後,欲立武帝孫昌邑王劉賀為帝。劉賀入宮後,行為放蕩淫亂,霍光與群臣力諫太后,廢昌邑王,另立武帝曾孫病已,是為宣帝。廢置,認為無用而擱在一邊。 (8) 擁昭立宣:擁立昭帝及宣帝。 (9) 師保:教輔太子之官職。 (10) 周公:姬旦(?∼西元前1105),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監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 (11) 阿衡:伊尹,名摯,商初賢相,生卒年不詳。輔湯伐桀,滅夏,遂王天下,湯尊之為阿衡。湯崩,其孫太甲無道,伊尹放諸桐宮,俟其悔過,再迎之復位。卒時,帝...
囊空羞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阮囊羞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晉時有個叫阮孚的人,他父親是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他雖有才學,但性情放蕩,經常蓬頭亂髮、衣衫不整,每天飲酒作樂,到處遊山玩水,過著貧窮但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到會稽山一帶遊玩,身上背著一個黑色袋子,有人問他袋子裡裝了什麼東西,他說:「我袋裡什麼都沒有,只裝了一文錢,以免空空的太難為情。」到了唐代,詩人杜甫在〈空囊〉詩中寫到:「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就是用阮孚這個故事來描述自己窮困的生活。後來「阮囊羞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錢財窘乏,經濟困難。
浪蝶狂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統以蜂、蝶喻指男子。「浪蝶狂蜂」指輕浮放蕩的男子。明.高明《琵琶記.牛小姐規勸侍婢》:「驚奇嬌鶯語燕,打開浪蝶狂蜂。若還尋得并頭紅,早把你芳心引動。」《西湖佳話.雷峰怪跡》:「心猿意馬馳千里,浪蝶狂蜂鬧五更。」也作「浪蝶游蜂」、「狂蜂浪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