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秋沙(頭秋沙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rgus albellus
體長42公分。喙短,呈灰色,腳灰色;雄鳥繁殖羽全身大致為白色,帶有部分黑色紋,頭至頸部為白色,眼周圍具黑色紋,與周圍白色形成明顯對比;頭後方具有白色冠羽,冠羽下方為黑色;背部中央黑色,兩側白色;胸、脅、腹部皆為白色,但胸側具兩條黑色斜線;體側則有一水平黑色線;飛行時可見肩羽、初級飛羽、大覆羽、翼鏡皆為黑色,尾羽灰色。雌鳥額至後頸為紅褐色,眼下方至喙基部黑褐色,頰至頸側、喉部為白色,背部為暗褐色,胸、脅、腹部為灰色。雄鳥非繁殖羽與雌鳥相似,但眼下至喙基部的黑色部分較小。
共2亞種,分布於歐亞大陸,夏天於歐洲北方及西伯利亞的針葉林帶至西伯利亞太平洋沿岸繁殖;冬天則南遷至歐洲東部及南部、中國大陸東部、韓國、日本。
夏天棲息於林地及淡水湖泊;冬天則棲息於開闊水域之湖泊、河口環境。起飛前需要一段助跑的距離。以小魚為主要食物,會潛入水中覓食;夏天也會吃一些昆蟲。不常鳴叫,叫聲為低沉的“kurr-rick”聲。巢築於樹洞內。
鳥綱(Class Aves)
雁形目(Order Anseriformes)
雁鴨科(Family Anatidae)
鬥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略呈長卵形而側扁。頭部中大,吻短。口小,開於吻端上位;口斜裂;下頜突出;上下頜均有細小之頜齒。前鰓蓋骨下緣及下鰓蓋骨緣均具細小鋸齒。體被有中大型的櫛鱗;側線退化而不明顯。背鰭單一,具硬棘XII-XV,軟條6-8;臀鰭與背鰭同型,具硬棘XII-XX,軟條12-15;腹鰭胸位,第1鰭條延長為絲狀;尾鰭內凹,上下葉亦延長如絲,尤以雄魚為甚,上下葉可以交叉成剪刀狀,雌魚則否。體呈灰黃褐色,體側有10條藍綠色橫帶,橫帶之間為淺紅色;頭部自吻端經眼睛至鰓蓋,有一條藍黑色紋;鰓蓋後上方有一暗綠色圓,周圍為黃色或紅色邊。各鰭為黃交易色;腹鰭之絲狀軟條和尾鰭略帶紅色。雄魚體色較雌魚鮮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onosirus punctatus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46)
背鰭最後一鰭條延長為絲狀;上頜骨末端不向下彎曲;背鰭前之背中線上無稜鱗。
太平洋西北海域,自日本,東海至台灣。
海水或鹹淡水區域之浮游魚種,分布於沿岸或海灣內,會進入鹹淡水區域產卵,每年產卵2次或2次以上。
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鯡形魚亞組(Subdivision Clupeomorpha)
鯡目(Order Clupeiformes)
鯡亞目(Suborder Clupeoidei)
鯡科(Family Clupeidae),Sardine
白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卵長0.5mm,黑色,長橢圓形,不形成卵團。幼蟲無胸足,腹部末端有肛腮及呼吸管,平時懸垂於水面。成蟲的身體和足有黑白相間的紋,因此被稱為「蚊」,也稱為「花腳蚊」。前胸背板中間有一條明顯白色線形紋,是其名稱由來,也是牠與埃及蚊最大的區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quus zebra (Linnaeus, 1758)
佈滿黑白相間的條紋,一直延伸到四肢的蹄,身體的黑條紋較臀部的條紋窄,條紋的密集程度與多寡介於格列威馬與草原馬之間,背部後端條紋呈橫格狀,腹部中央白色無條紋,頸部有肉垂,耳長達20公分,體長210~260公分,尾長40~55公分,肩高116~150公分,體重240~372公斤。
南非、那米比亞。
主要棲息山區的斜坡與高原,但有時有季節性上下遷移;主要為日行性,花很多時間在進食,食物以草為主,也吃一些嫩莖芽,每天會進行1次沙浴,喝1~2次水;冬季生殖群(1匹雄馬與1~5匹雌馬和小馬)的覓食範圍約6~20平方公里,夏季較小。山馬終年可生殖,懷孕期約1年,小馬出生時的體重約25公斤,幾天後可吃草,約10個月斷奶,13~17個月離開出生地,雌馬3~6歲生第一胎,生殖間隔約1~3年,雄馬5~6歲以上才有機會生殖,壽命可達24年。山馬兩亞種之一的南非山馬(Cape mountain zebra, E. z. zbra)野外僅約500匹,有一半棲息在南非山馬國家公園內,數量稀少,被列為〈...
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T0000001002--奇蹄目(Order Perissodactyla)
T0000001003--馬科(Family Equidae)
紋鍬形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小型鍬形蟲,體色褐,成蟲外觀難以分辨雌雄,體長約5mm。大顎極短,體背不滿粗短毛叢,縱向排列成黑、黃褐色相間的紋。
軍艦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Fregata ariel
體長約71~81公分,翼展約175~193公分。雄鳥全身大至為黑色而有藍色光澤,繁殖期時有顯著的紅色喉囊,脅部有白,腳紅色。雌鳥胸部為白色,其他部位黑色。亞成鳥類似雌鳥,但是體下白色部分較多。雌鳥體型較雄鳥稍大。
共3亞種,分布於太平洋南部及西部、印度洋以及巴西外海的南大西洋。
白天在海洋上空高飛,常常俯視海,一發現獵物立即收翅俯衝入水捕食,築巢於小島、礁石上,每窩產卵1~2枚,親鳥在孵卵及育雛期間很少離巢。翼狹長而末端尖,飛行能力很強,但是在地面上或是水中就顯得笨拙。軍艦鳥科的成員有一種特殊的求偶方式,求偶時,雄鳥會停在地面上或是在樹枝上鼓脹紅色的喉囊,吸引飛過的雌鳥。幼鳥離巢之後可以擴散數百公里遠。
鳥綱(Class Aves)
鵜形目(Order Pelecaniformes)
軍艦鳥科(Family Fregatidae)
黑蟋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為黑色,前翅黑色或黑褐色,前翅基部具有兩塊明顯的黃色塊,成蟲體長為20至27公厘,雌蟲稍小於雄蟲,
大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蝶。軀體黑褐色,有白色點與線紋。雄蝶前翅後緣向後突出呈圓弧狀,雌蝶後緣直線狀。後翅近三角形。翅背面底色黑褐色,泛藍紫色金屬光澤。前翅有三列點列,沿外緣者細小、白色,其他兩列淺紫色、內有白點。中室端有一淺紫色點。後翅也有三列點。雄蝶於後翅前側有一片灰白色區域,中室前側至翅基有一片淺黃褐色特化鱗。翅腹面底色黑褐色、有光澤,前、後翅點排列似翅背面,但點較細小且呈白色。雄蝶於前翅後側有一片淺黃褐色特化鱗。緣毛黑白相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與非繁殖羽略有差異。繁殖羽額、頭上、頭後至後頸及兩頰黑褐色,帶白色縱,有白色眉線及黑色過眼線,腮白色,喉、前頸、頸側白色,有黑褐色縱。背部肩羽、背、腰及覆羽黑褐色,有白色細點。尾上覆羽白色,先端有黑褐色橫紋。初級和次級飛羽黑褐色,羽白色有黑褐色橫帶。腹面的胸白色,有黑褐色縱,腹部白色,尾下覆羽白色有褐色橫紋。非繁殖季頭上至後頸有淡褐色羽緣,背部灰褐色,白色點不明顯。喙黑色,跗蹠及趾淡欖褐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