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狐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odianus diana (Lacépède, 1801)
體長圓型;頭尖;尾稍圓;體紅褐色,腹部較淡;體側具許多小紅點及褐黑;各鰭具小白點;體長可達20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西太平洋區。
常棲息於水深10~20公尺的岩石及珊瑚礁地帶。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隆頭魚科(Family Labridae),Wrasse Fish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禾本科毛竹屬。竹稈高可達二十公尺,外皮有紫黑色的紋,為「桂竹」之栽培品種。稈可製成裝飾品、手杖、筆桿等。相傳舜死後,其二妃娥皇、女英因思帝傷痛,淚沾湘江畔上的竹子,使竹盡成,故稱為「竹」。也稱為「淚竹」、「湘妃竹」、「湘江竹」、「湘竹」。
鳳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鳳蝶,本種成蝶為二型性,黑色型成蝶翅膀底色為黑色,前後翅後緣有兩列淡黃色,黃色型成蝶則翅膀遍佈淡黃色線
ㄚ枯葉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ㄚ枯葉蛾Metanastria hyrtaca幼蟲以台灣相思樹Acacia confusa、橄欖樹Canarium album、石梓等植物葉片為食。成蟲體深褐色,翅灰褐色,前翅中央具黑色大型紋,紋中央有一小黃點。於台灣、中國、菲律賓、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等地。
點紋竹鯊或狗鮫(狗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illoscyllium punctatum (Müller et Henle, 1838)
軀幹及尾部較修長;吻端圓;體側不具隆脊。背鰭大型且呈較尖銳之大三角形,稍大於腹鰭;第一背鰭起點較前,在腹鰭基底前1/2處;臀鰭起點在第二背鰭後角稍後方,起點至後角之長稍短於尾鰭下葉起點至後緣缺刻之長。成魚體色深棕,通常不具體,但仔魚時具橫向之淡黑色點。
本種於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尼、越南、中國大陸、日本、菲律賓、澳洲沿海均可發現其蹤跡,臺灣地區於台東、東港、高雄沿近海域有漁獲記錄。
常見的種類,只知其為近岸底棲性種類,卵生,其餘相關之生態習性資料仍不得而知。最大漁獲體長約95公分。
可由底拖網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鬚鮫目(Order Orectolobiformes)
竹鯊科或天竺鮫科(Family Hemiscylliidae),Bamboosharks
笛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utjanus fulviflammus (Forsskål, 1775)
體長為體高之2.9~3倍,側線上鱗列呈向後上斜,左右顳鱗帶在額頭部之間斷處較狹僅約1鱗寬。體側有5~6條金黃色縱帶,軟背鰭下方之側線上有一黑。長達30公分。
西太平洋及印度洋。
棲息內灣及沿岸之淺水珊瑚礁區。
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笛鯛科(Family Lutjanidae),Snappers,Fusilier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白頸黑鷺(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gretta picata
體長約48公分。雌雄同色,成鳥喙黃色,頭頂黑色。頸部白色,身體黑色,腳黃色。一歲的亞成鳥頭頂白色,其餘與成鳥同。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至婆羅洲、新幾內亞至澳洲北部。在澳洲,幼鳥離巢之後大多向北方遷徙。成鳥在繁殖期結束之後,也有向北方遷徙的傾向。
棲地為濕草地、稻田、淺水的溪流,潮間帶泥灘,也會出現在廢水池、養豬場、養雞場、養鴨場或是垃圾場。覓食的方式是站著等待、慢步搜尋,也會在空中低頭啄食水面的獵物,覓食成功率頗高。食物種類以小魚及昆蟲為主,其他食物包括蛙類及蝸牛。休息時會飛到附近的樹上,整理羽毛築巢於樹上,會和其他鷺科及鸕鷀等鳥類一起繁殖。繁殖期2~7月。巢由樹枝組成,在紅樹林中通常位於4~5公尺高處。卵為深藍綠色,每窩產卵4枚。
鳥綱(Class Aves)
鸛形目(Order Ciconiiformes)
鷺科(Family Ardeidae)
小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蝶。軀體黑褐色,有白色點與線紋。雄蝶前翅後緣向後突出呈圓弧狀,雌蝶後緣直線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泛藍紫色金屬光澤。前翅亞外緣有淺藍色點列,內有白點。後翅亞外緣有藍白點列。雄蝶於後翅中室前側至翅基有一片淺灰褐色及銀白色特化鱗。翅腹面底色黑褐色、有光澤,前、後翅外緣及亞外緣均有白點列;前翅CuA1室中央有一橢圓形白。雄蝶於前翅後側具一片淺黃灰色特化鱗。緣毛黑白相間。
星鯊或星貂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ustelus manazo (Bleeker, 1854)
體形頗修長;頭短;胸鰭前體長為全長之17~21%;口前吻長為全長之5.7~7.5%;眼眶前吻長為全長之6~7.8%;兩鼻孔間距頗窄,約為全長之2~2.9%;齒呈臼齒狀;兩背鰭間距約為全長之19~23%;第一背鰭呈寬三角形,基底中點較接近腹鰭而離胸鰭稍遠;胸鰭前緣長度為全長之11~15%,後緣寬度為全長之7.5~14%;腹鰭前緣長度為全長之5.4~8.2%;臀其高度為全長之2.2~3.4%;臀、尾鰭間距大於第二背鰭高度,為全長之6.5~9%。體背顏色灰或棕色,腹部淡色,體表通常具白色亮點,不具暗點或暗
本種出現於西北太平洋岸沿近海域,北起日本南至越南均可發現其蹤跡,另外西印度洋之肯亞沿岸亦可發現其蹤跡。臺灣於東北部海域是常見的種類。
經常出現於熱帶及亞熱帶陸棚區,嗜好砂質或泥質的底質。卵胎生,每胎產仔1~22尾,2~6尾(平均5尾)較為常見。母體體型愈大有產仔數愈多的情況,妊娠期10個月,春季產仔。主要以底棲性無脊椎動物為食,其中主要為甲殼類。最大可成長至117公分,成熟體長則在60~70公分間。胎仔產出體長約30公分。
可由底拖網或延繩釣所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皺唇鯊科(Family Triakidae),Houndsharks
柯氏紫蝶(幻紫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uploea core amymone (Godart, 1819) 柯氏紫蝶(幻紫蝶) 前翅長約43mm,前翅翅型近直角三角形,但外緣呈弧形,後翅為扇形。翅背底色呈褐色,但在特定角度下會呈現深藍色金屬光澤。雄蝶前翅後緣突出,在CuA2室各有一性標。 本種(含所有亞種)為分佈範圍最廣的紫蝶之一,於中國、中南半島、印度等都有採集紀錄。本館採集紀錄為東沙群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