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魔鬼簑鮋(鰭簑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terois volitans (Linnaeus, 1758)
體延長,側扁,前部稍高。頭中大稍側扁。頭部、身體均被圓鱗,吻端則無鱗。側線上側位,伸達尾°­基部。背鰭連續,硬棘部基底長於軟條部基底,鰭間具一深刻;胸鰭甚長大,幾可達尾鰭基底,鰭膜深裂,皆為不分支的軟條;尾鰭長圓形。體側具有黑褐色之橫帶,其中參雜白色到淡紅色的區域;頭部亦同時具有黑褐色之橫帶,吻部則有斜帶相連。背鰭軟條部、臀鰭和尾鰭散布黑點;胸鰭和腹鰭具黑色紋。
西自非洲南岸,東迄玻里尼西亞,北起琉球群島,南至澳洲海域。
珊瑚礁區魚類,亦可生活於潟湖區或藻床區,從潮間帶、亞潮帶,至深達50公尺深的水域皆可發現蹤跡。白天休棲於礁岩邊緣,晚上則伺機捕食,主要以小魚、蝦魚或螃蟹為主食。棘有神經性劇毒能致人死亡,台灣有案例可尋。
由於外表亮麗,形態優雅,有「獅子魚」或「火雞魚」之稱,是非常受歡迎的水族常客,但也帶來生存危機。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鮋科(Family Scorpaenidae)
紅蝽(1282-3305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鞭尾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尾長僅為魚體全長的三分之一。頜部較短且圓鈍。鰓孔前上方的鰓位側線孔1個。齒細長而尖,頜齒兩列;鋤骨齒單列。脊椎骨數116。身體底色為橙黃色;周身遍佈許多具有黃色邊緣的黑褐色塊;吻和頜部具有黑色小點。前、後鼻管長度相近,呈白色。部份大型個體後鼻管膨大如囊狀。以前所記載之虎鰭尾鯙(Uropterygius tigrinus )為本種之異名。
西部菱響尾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rotalus atrox (Baird and Girard, 1853)
大型蛇,體形粗大厚實,體長可達1.5公尺,頭部寬大呈三角形,體背鱗片具明顯的稜脊,體色多為黃褐色或棕褐色,體背則有一系列大型的菱形紋。響尾蛇最知名的特徵即是其尾部末端可發出聲響的響環,本種的響環之前具有黑、白相間的環紋。
北美洲。
棲息於沙漠、灌叢及岩化的丘陵山區,多於夜間活動,白天藏身於洞穴中,以哺乳類與鳥類為食,受驚擾時,會舉起尾部,並震動末端的響環發出警示聲響。胎生,每次可產10~20條仔蛇。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蝮蛇科 (Family Viperidae)
海毛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毛蟲Chloeia parva 身體為長橢圓形,體長約1.4~10.5公分,體寬約0.8~2.5公分,具有28~35個剛節,身體後端呈錐狀,每個體節背面的中央具有Y形或T字形的紫黑色塊,身體兩側佈滿剛毛,背面剛毛呈鋸齒狀與叉狀,腹面剛毛為叉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sammodynastes pulverulentus (Boie, 1827)
小型蛇,具後溝牙,有輕微毒性。頸部細,頭大且前端呈三角形,頭背部有黑色之條紋,略成Y字形,體背呈黃褐或深褐色,間雜有許多黑色細紋;背鱗列數為17列。
台灣、中國大陸中南及西南部、印度、尼泊爾及東南亞各國。
分布於中、低海拔之山區與丘陵地帶,喜好棲息於較潮溼的草生地,灌叢與樹林、竹林等環境,受侵擾時常呈現攻擊姿態。日、夜間均會活動,胎生,每胎產仔數在10條以下。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黃頜蛇科(Family Colubr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牠們有肥胖的身體,大小約6到7公分,身體淺褐色,眼睛後方有一塊黑色菱形,以保護裸露在外的耳朵(鼓膜)。背部中央有一條淺色不明顯的背中線,腹側有些大黑,所以稱為腹蛙。雄蛙有一對外鳴囊,叫聲「給ㄟ給ㄟ」非常響亮,而且喜歡一隻接著一隻鳴叫,形成此起彼落而且響亮的合唱,讓人很難不注意到牠們的存在。牠們有很強的領域性,若有其他雄蛙入侵,兩隻雄蛙會打架,並發出遭遇叫聲。繁殖期3月到8月,春夏為主。一次產三、四百顆黑白分明的卵,聚成球狀,但表面平攤成多層小片狀漂浮在水面上。蝌蚪大型,尾鰭高,有許多細小的褐色點,而且會過冬,蝌蚪期可能超過一年。
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42)
前鰓蓋隅角尖銳具1~2枚較大之鋸齒。體黃褐色有6個暗色橫帶,體側有無數鮮黃色點散在;軟背鰭上緣,臀鰭軟條部下緣及尾鰭後緣均鮮黃色。體長可達50公分。
南日本,台灣以迄中國南海。
棲息岩礁附近淺水砂泥底質,以延繩釣,蝦拖網捕獲。
食用魚,以清蒸或油煎的方式,味美。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鮨科(Family Serranidae),Seabass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大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蝶。軀體白色,有黑點與線紋。腹部白色,背側中央有一黑褐色縱帶。前翅翅形近三角形,前緣弧形,翅端圓弧狀。後翅扇形或卵形,外緣圓。翅背面底色白色、基部泛黃色。翅面沿外緣有黑紋,各翅室有成對鏤空白色圓形紋;翅中央有黑色紋列,前翅中室端及中室內也有黑色紋,後翅中室內有叉狀黑色線紋。翅腹面紋似翅背面。緣毛黑白相間。 棲地 主要棲息在海岸林。一年多代。飛行十分緩慢,會訪花。幼蟲取食夾竹桃科爬森藤之葉片。 大型蝶。軀體白色,有黑點與線紋。腹部白色,背側中央有一黑褐色縱帶。前翅翅形近三角形,前緣弧形,翅端圓弧狀。後翅扇形或卵形,外緣圓。翅背面底色白色、基部泛黃色。翅面沿外緣有黑紋,各翅室有成對鏤...
海豬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alichoeres hortulanus (Lacépède, 1801)
體延長;雌魚體白色,各鱗具一垂直橫紋,背鰭第四、五棘基部有一大黃,頭綠色具粉紅色帶,尾鰭黃色;雄魚似雌魚,但體為黃綠色,尾鰭橙紅色具黃點;體長可達25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
棲息珊瑚礁區的肉食性魚類,喜躲入砂中。
飼養容易,供觀賞及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隆頭魚科(Family Labridae),Wrasse Fishes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