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腹斑蛙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俗名:彈琴蛙、彈琴水蛙。本種廣泛分布於全島中低海拔地區,尤其在北部及南部山區;在中國、東南亞等地也有分布。主要在春夏繁殖,4~7月為繁殖極盛期。相近種類比較:貢德氏蛙及拉都希氏蛙雄性肩部有臂線,指趾端無吸盤。貢德氏赤蛙鼓膜周圍白色,拉都希氏赤蛙皮膚粗糙有顆粒。
知識 1:
肉食性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腹斑蛙
中文門名: 脊索動物門
紀錄類別: 脊椎動物兩棲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赤蛙科
拉丁亞門名: VERTABRATA
中文綱名: 兩生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亞綱名: LISSAMPHIBIA
拉丁科名: RANIDAE
拉丁門名: CHORDAT
學域-大分類: 動物-兩棲類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無尾目
拉丁目名: ANURA
中文亞綱名: 平滑兩生亞綱
拉丁綱名: AMPHIBI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腹斑蛙
英文名: Babina adenopleura
描述:
牠們有肥胖的身體,大小約6到7公分,身體淺褐色,眼睛後方有一塊黑色菱形斑,以保護裸露在外的耳朵(鼓膜)。背部中央有一條淺色不明顯的背中線,腹側有些大黑斑,所以稱為腹斑蛙。雄蛙有一對外鳴囊,叫聲「給ㄟ給ㄟ」非常響亮,而且喜歡一隻接著一隻鳴叫,形成此起彼落而且響亮的合唱,讓人很難不注意到牠們的存在。牠們有很強的領域性,若有其他雄蛙入侵,兩隻雄蛙會打架,並發出遭遇叫聲。繁殖期3月到8月,春夏為主。一次產三、四百顆黑白分明的卵,聚成球狀,但表面平攤成多層小片狀漂浮在水面上。蝌蚪大型,尾鰭高,有許多細小的褐色點,而且會過冬,蝌蚪期可能超過一年。
分布:
腹斑蛙分佈於中國的南方,海南島及台灣。
作者: 楊懿如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