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屈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子.法行》1>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2>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夫君子豈多而賤之,少而貴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3>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4>,行也;折而不橈5>,勇也;瑕適6>並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敘傳下》。 (2) 珉:似玉的美石。 (3) :音ㄌ|ˋ,堅固。 (4) 劌:音ㄍㄨㄟˋ,傷、割。 (5) 橈:音ㄋㄠˊ,同「撓」義。 (6)...
既往不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宰我,能言善道。有一天,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牌位要用什麼木材比較好?」他回答說:「可以參考古人的作法,像夏朝時是用松木,殷商時期多用柏木,而周朝一般都是用木,意思是要讓人民『戰(通「慄」)』。」孔子後來聽到宰我這番話,覺得他隨便猜測古人的用意,毫無根據,十分不妥當,就說:「已做過的事就不便再解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也不便再挽救,而對已經過去的事更不便再去追究是非。」意思是要宰我說話小心,對沒有把握的事不要亂加臆測。「既往不咎」就是出自典源文中的一個成語,表示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難的意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書經.堯典》:「汝能庸命,巽朕位。」宋.陸游〈戰城南〉詩:「詔書許汝以不死,股何為汗如洗!」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合適、和諧。《淮南子.說林》:「梨橘棗不同味,而皆調於口。」《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隱士。《北史.卷三一.高允傳》:「帝乃虛求,搜賢採逸,巖隱投竿,異人並出。」唐.李白〈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朝來果是滄洲逸,酤酒提盤飯霜。」
出言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是記述漢高祖至武帝五代漢皇的后妃之事,以正后為主,兼及后妃的親族,故稱為外戚世家。從這些后妃之事,可以反映宮廷內部的情況,也能看到帝王生活中的另一面。后妃之間為了爭寵、爭權勢而進行的明爭暗鬥,往往也構成了整個政治形態中鬥爭的一部分。典源是敘述景帝與姬之間的一段史事。姬是景帝長子的母親,與長公主有一些磨擦,長公主為此常常在景帝面前說姬的不是,景帝因此惱恨姬。曾經有一次,景帝身體不好,心情不快樂,就把那些被封王的兒子們託付給姬,並對她說:「我死了以後,你要好好的照顧他們。」姬因為生氣,不肯答應,說話還傲慢無禮。景帝很氣憤,懷恨在心,但並沒有說出口。後來「出言不...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內心恐懼至極。漢.楊惲〈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慄,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聊齋志異.卷六.馬介甫》:「大人面若冰霜,比到寢門,遂有不可問之處。豈果脂粉之氣,不勢而威?胡乃骯髒之身,不寒而慄?」也作「不寒而」。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螳螂捕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有一天,莊子在雕陵閒遊,看到一隻奇特的大鳥飛進別人的園裡,停在樹上。他不知不覺地被大鳥吸引,提起衣服下襬走進園中,想用彈弓射下大鳥。他走過去,往樹叢裡望,發現有隻蟬躲在樹蔭裡,因為太舒適而鬆懈下來,完全不知道身後有隻螳螂,用樹葉遮蔽,正撲身向前抓牠。那隻螳螂抓到蟬後,得意洋洋的,同樣也沒警覺到身後有隻大鳥,正伸著脖子啄牠。莊子看到這種情形,有所警惕,悟得「利益」與「禍患」相連相倚的道理,於是丟下彈弓,轉身便要離開,但被守園人發現而指責了一頓。此事讓莊子悶悶不樂了三天,並體悟到唯有隨時保有真我,不為外物干擾,才能避於禍害。「螳螂捕蟬」這句成語就是...
給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提供。如:「給予關懷」、「老闆知人善任,依據員工的專長,給予合適的工作。」
荸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莎草科荸薺屬,多年生草本。生於溼地或沼澤。地下莖匍匐,頂芽膨大,塊莖狀,球形。莖高十五至八十公分,葉退化成鞘狀。塊莖皮黑而厚,肉白,可供食用。也稱為「葧薺」、「馬蹄」、「鳧茨」、「鳧茈」、「地」、「烏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