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銀行街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六八年美國教育署(The U.S. Office of Education)在〔後續教育方案〕(Follow Through Project)提出後,為了提高幼兒教育的專業品質,由政府敦聘十所大學兒童發展與教育相關科系的學者專家,依據專長學理,設計適合學前及學齡兒童的教育模式。銀行街模式即是由畢柏(Barbara Biber)等人在銀行街教育學院(Bank Street College of Education)依據皮亞傑(J. Piaget)理論演化發展的課程。此模式小組除從事研究以外,還出版圖書、訓練師資、建立基金會、托兒所等。
銀行街模式早期的重點在經由有系統的觀察... |
顯著特徵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著特徵(distinctive feature),又譯「辨別屬性」或譯「區別性特徵」,用以區別音素(phoneme)與音素的不同。
研究人類語音的學科是語音學(phonetics),係從三方面來研究人類的語音:一是發音的機制;二是聲音的性質;三是從知覺歷程研究語音知覺。 人類的語音都是以語言器官的運動為基礎,肺部排出的氣流,通過聲道、氣門,再進入口腔或鼻腔而形成語音。 組合語音的最基本單位是音素。氣流排出受阻而發出的音,稱為「子音素」;不受阻可以順利排出的氣流所發的音則稱為「母音素」。辨別音素間的不同,要利用各組的辨別屬性或顯著特徵。 ... |
住宿學校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宿學校模式(The Residential School Model)住宿式的啟明學校未被回歸主流的特教改革聲浪所影響,主要原因以下幾點:1. 師資、設備、課程:啟明學校有受過特失教育專業訓練的師資,尤其是會點字教學和使用盲人設備的老師,針對同質性高的視障生,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和完善的教學設備,幫助視障生克服閱讀上的障礙和學習生活的技能。2. 視障生的個別和家庭狀況:凡屬於重度視覺障礙,或生活適應力較差及家庭環境清寒、偏遠底區的視障生,在學校可獲得完善的照顧。3. 同理心:因同校的學生大多有類似的視覺障礙現象,彼此能...
|
社會心理互動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心理互動模式係解釋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理論架構。此理論由美國學者達欽屋德(G.G. Darkenward)和梅利安(S.B. Merriam)於一九八二年提出,係以線性模式來說明社會環境勢力對參與學習活動的影響。他們二人認為成人參與學習活動是個人各種特性(如性別、智力、社經地位等)的交互作用和家庭社經階級社會化過程的產物。此一理論相當強調成年期的社會化過程,以終身教育為取向。整個模式包括九個部分:(1)成年前的個人和家庭特性:如性別、智力、社經地位;(2)預備教育和社會化:即希望獲得的價值;(3)社經地位;(4)學習壓力;(5)知覺成人教育的價值和功能;(6)參與準備;(7)參與刺激...
|
情境的工作滿意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境的工作滿意模式目錄1 定義2 學校環境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定義情境的工作滿意模式是將任務、組織的和個人的變項組合,而關聯至工作滿意指標。此種權變的研究觀點通常將變項區分為三類:(1)工作組織特徵(例如集中化、專業主義、領導、回饋、文化、溝通);(2)工作任務特徵(例如自主性、薪資和其他的利益、重要性、挑戰、變異性);(3)員工特徵(例如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動機、能力、樂觀性)。工作滿意的一般假設是社會系統 |
解釋結構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釋結構模式(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目錄1 前言2 ISM的過程2.1 解釋2.2 建構2.3 模造3 ISM的注意事項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前言解釋結構模式簡稱為ISM技術,其主要目的為整合各方的資訊,並且彙整具有相關聯性的要素,進而分析且整理出統整的結果報告。而上述中具有相關聯性的要素可由寫意法技術中獲得,也就是成員間利用寫的方式,來表示出自己的意見,即為寫意法(Ideawriting)。而解釋結構...
|
整合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合模式」係一種企圖將目標模式和系統資源模式加以統整的組織效能模式。究其形成之源由,係由於許多組織理論學者認為組織效能應為一多層面的概念,目標模式和系統資源模式雖然各有不同,但彼此並非無法相容調和,若能形成一個統整的模式,則更能符合組織效能的特性。例如司提爾(Richard M.Steers)認為:組織效能不但應界定為達成目標的程度,而且應界定為有效地獲取組織賴以生存的資源的程度。也就是說,一個有效能的組織應是一個能獲取並有效率地運用資源,來達成特定目標的組織。
採用整合模式的組織理論學者,皆以美國社會學者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學說之馬首是瞻。帕森斯認為... |
科學心智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學心智模式是指當人們與環境、別人、科技產品互動時,發展出來的一種詮釋表徵,此種表徵引導著人們的行為表現。這些表徵就是心智模式,以基模為基準,同時包括對工作要求及工作表現的知覺。
諾曼(D.A. Norman)提出認知科學研究中包含三種模式:(1)心智模式(mental model):指個體建構的標的系統(target system),亦即由觀察現象或所研習主題之所得;(2)概念模式(conceptual model):為科學家、工程師及教師所發明,以便傳達或教導其想法及觀念;(3)推論的心智模式(inferred mental model):為認知科學家對個體心智模式之概念... |
一階近似法生長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Monod的理論:生物反應槽中的微生物生長速率可以Monod方程式(如下式來表示:
其中μ:比生長速率,時間-1 μm:最大比生長速率,時間-1 S:反應槽中基質濃度,質量/體積 KS:飽和常數;相等於當μ=1/2μm時之基質濃度,質量/體積。 當S<<Ks時,上述式子可以簡化為階近似生長模式,即如下式: |
雷德爾與華田保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德爾與華田保模式係處理團體行為的技巧,由美國威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教授雷德爾(Fritz Redl)和華田保(William Wattenberg, 1911~)兩人於一九八一年提出。他們認為團體行為不同於個人行為,在教室團體內,心理與社會力對學生行為的影響更大,因而提出此項特殊的訓導技巧,用以處理學生日常生活的行為問題,並維持教室的秩序,增進學生的情緒發展。
雷德爾與華田保模式的主要概念如下: 1.人們在團體中所表現的行為異於單獨時的行為。團體期望可能影響個人的行為,同時個人行為也會影響團體。因此,身為教師者必須知道團體...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