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494.4493 ms
共 7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健康服務利用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眾利用醫療照護的行為可分為三種:健康行為;疾病行為;生病者角色行為。所謂健康行為是指當一個人相信他是健康時,為了預防疾病或發現尚無症狀的疾病的行為。疾病行為是指當一個人感覺到不正常的身體狀況出現時,為了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以及尋求適當的處置的行為。生病者角色行為則是當個人確定自己生病時,為了要得到治療的行為。
對於健康行為而言,郝克堡(Hochbaum)、羅森斯托克(Rosenstock)和貝克爾(Becker)等人發展的健康信念模式最常被用以研究;就疾病行為而言,安德生(Anderson)和紐曼(Newman)所提出的綜合行為模式(generic behavior mo... |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目錄1 意義2 管理模式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意義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式係以科學的方法,計畫,執行與評鑑的過程,將組織內部的人員作最合適的定位,讓她們得以活用,與維持人力的充足。幾位學歸納出以下四點管理的方法1. 人力資源的取得:根據組織目標作為遴選的重點,當然招募時對外公開的資訊,也以組織目標有興趣者為佳。2. 人力資源的績效管理:對成員的工作表現加以評斷,包...
|
成人即學習者特性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人即學習者特性模式係解釋成人學習現象的一種理論架構。此模式係由美國成人教育專家克羅斯(K.P. Cross)於一九八一年所提出。此理論較偏向學習者本身及學習過程的探討。克羅斯發現當前有關成人學習過程、學習嗜好、發展現象與階段等的研究結論已屬不少,但這些研究各自發展,並沒有綜合成為一個整體。因此她將現行有關探討成人學習者的結論加以綜合,並認為成人與兒童本身的特性不同,因而構成兩者學習上的差異。她以此作為建構成人學習理論的依據,而提出成人即學習者特性模式。其模式如下圖所示。
下圖CAL模式中所提的成人學習者特性,包括個人特性和情境特性兩類變項。個人特性係屬於學習者本身的特性,包... |
團體理論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體理論(group theory)是政策分析的一種模式。依團體理論的觀點,公共政策是相關團體奮鬥的產物,也是不同立場團體的力量達成某種平衡的結果,而個人只有在參與或代表團體時,才能有真正行使決策權力的機會。
團體的種類很多,有職業團體、專業團體、宗教團體、政治團體等。這些團體,有些較為活躍明顯,有些較不明顯。舉凡公共政策皆會對某一部分人民的利益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而利益相同的人結合在一起,組成團體,設法影響政策,以爭取或維護團體成員的利益,這類團體即為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s)。而利益團體為影響公共政策,要對決策的行政或立法機關施加壓力時,則利益團體就變成... |
成本-收益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本-收益模式是研訂教育計畫的一種模式。在教育計畫上,成本-收益模式與報酬率模式(the rate-of-return model)及投入-產出分析法(input-output analysis approach)觀念是一致的,都是從投入(成本)因素來分析產出(收益或報酬)值的大小,以確定那一類的教育投資對當前或未來是有利的。
不論是成本-收益分析或是報酬率的計算,不僅可以反映出目前經濟、社會結構對教育產出需求的情形,也可以預測未來人力需求的趨向,此一結果,可以作為研訂教育計畫的依據。因為某類教育收益或報酬率高,表示這類教育的產出(畢業生)社會仍有其需求量,失業率亦較低,在研... |
資訊搜尋歷程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搜尋歷程是Carol Collier Kuhlthau歷經20年之長期研究所發展出的模式,其概念框架之基礎主要來自於1983年對中等學校學生的質性個案研究結果,隨後於1989年將此模式應用於多元的圖書館使用者,2001年則應用於個案研究,在此期間Kuhlthau持續採用量化和縱向方法進行此模式的驗證和精煉。而這一系列研究的參與者皆有著真實任務,並於圖書館和資訊系統中進行廣泛的資訊尋求。在資訊搜尋歷程的模式中,從使用者觀點其考量的選擇順序可能是以四種標準作為基礎,使用者對於這些標準的相關性判斷,有助於我們理解其資訊尋求歷程中的情境:(1)任務(task):關注於個人所需完成的任務... Kuhlthau, C. C. (2005). Kuhlthau's 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 In K. E. Fisher, S. Erdelez & L. McKechnie (Eds.),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pp. 230-234). NJ: Information Today.Kuhlthau, C. C. (2004). Seeking meaning: A process approach t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Westport, CT: Libra...
|
考尼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尼模式是教室行為訓練與管理的一種模式,由美國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教授考尼(Jacob Kounin, 1912~ )所提出。此模式的重點強調良好教室行為依賴有效的課業管理,此模式特別重視引導、轉移、警覺和個人績效。
1.主要概念︰ (1)當教師改正某一學生的偏差行為時,常會影響鄰近學生的行為,這就是眾所周知的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2)教師應該隨時知道在教室中正在進行的所有事情,考尼稱此種知覺為「眼觀四方」(withitness)。 (3)教師具備使活動與活動之間... |
社會心理互動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心理互動模式係解釋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理論架構。此理論由美國學者達欽屋德(G.G. Darkenward)和梅利安(S.B. Merriam)於一九八二年提出,係以線性模式來說明社會環境勢力對參與學習活動的影響。他們二人認為成人參與學習活動是個人各種特性(如性別、智力、社經地位等)的交互作用和家庭社經階級社會化過程的產物。此一理論相當強調成年期的社會化過程,以終身教育為取向。整個模式包括九個部分:(1)成年前的個人和家庭特性:如性別、智力、社經地位;(2)預備教育和社會化:即希望獲得的價值;(3)社經地位;(4)學習壓力;(5)知覺成人教育的價值和功能;(6)參與準備;(7)參與刺激...
|
銀行街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六八年美國教育署(The U.S. Office of Education)在〔後續教育方案〕(Follow Through Project)提出後,為了提高幼兒教育的專業品質,由政府敦聘十所大學兒童發展與教育相關科系的學者專家,依據專長學理,設計適合學前及學齡兒童的教育模式。銀行街模式即是由畢柏(Barbara Biber)等人在銀行街教育學院(Bank Street College of Education)依據皮亞傑(J. Piaget)理論演化發展的課程。此模式小組除從事研究以外,還出版圖書、訓練師資、建立基金會、托兒所等。
銀行街模式早期的重點在經由有系統的觀察... |
一致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致模式是解釋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理論架構。此模式由加拿大成人教育家布謝爾(R.W. Boshier)於一九七一年提出。他認為個人會參與學習活動,是其內在心理變項和外在環境變項交互作用的函數,亦即個人參與學習的動機,是由內在自我和外在社會二者互動的一致性來決定。認為個體在覺知自我和教育環境的不一致經驗愈多,其參與學習的可能性愈低。
基本上,布謝爾的一致模式係根據馬士洛(A.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及平衡作用,以建構成人參與學習理論。他指出成人教育的參與者可分成二類,即成長動機(growth-motivation)者和匱乏動機(deficiency-motivation... |
![]() |
貓頭鷹博士